Vue3作为现代前端主流框架,是前后端开发者都应当掌握的核心技能。本篇文章将带你了解vue3的基础核心知识,适合学习与复习
// main.js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 1. 导入createApp函数
import App from './App.vue' // 2. 导入根组件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 3. 创建应用实例
app.mount('#app') // 4. 挂载到DOM元素
详细说明:
createApp
是Vue 3新引入的函数,替代了Vue 2的new Vue()
每个Vue应用都是通过createApp
函数创建的
mount()
方法将Vue应用挂载到指定的DOM元素上(通常是index.html中的)
{{ message }}
要点:
双大括号{{ }}
称为"Mustache"语法
内部可以写简单的JavaScript表达式
不支持语句或复杂逻辑(应该使用计算属性)
v-if / v-else / v-else-if
优秀
及格
不及格
注意事项:
条件渲染会真正创建/销毁元素
频繁切换时考虑使用v-show
v-for
-
{{ index }} - {{ item.name }}
最佳实践:
必须为每个项提供唯一的:key
可以使用对象解构:v-for="{ id, name } in users"
v-bind (缩写:
)
v-on (缩写@
)注册事件
v-model
原理: 相当于以下语法糖
一:ref 是什么?
在 Vue 3 或者其他采用响应式设计的框架里,ref
是用于创建响应式数据的函数。它会把传入的参数封装成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具备 .value
属性,借助这个属性就能访问或修改原始值。
区别对比:
特性 | ref | reactive |
---|---|---|
适用类型 | 基本类型 | 对象类型 |
访问方式 | 需要.value |
直接访问 |
模板中使用 | 自动解包 | 直接使用 |
重新赋值 | 支持 | 不推荐 |
Vue 3使用Proxy实现响应式:
当数据变化时,自动更新DOM
跟踪依赖关系,精确更新
性能优于Vue 2的Object.defineProperty
核心步骤:1导入computed函数
2执行函数在回调参数中return基于响应式数据做计算的值,用变量接收
特点:
基于它们的响应式依赖进行缓存
依赖不变时不会重新计算
适合复杂逻辑计算
最佳实践:1计算属性中不应该有副作用,比如异步请求修改dom
2避免直接修改计算属性的值
作用:侦听一个或者多个数据的变化,数据变化时执行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的一种函数,其目的是在某个特定事件发生或者完成特定操作之后再执行。
一:监听一个数据的变化
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 当count变化时执行
watch(count, (新值, 旧值) => {
console.log(`计数器从${旧值}变成了${新值}`)
})
二:监听多个数据的变化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name = ref('张三')
// 同时监听count和name
watch([count, name], ([新count, 新name], [旧count, 旧name]) => {
console.log(`count变化: ${旧count}→${新count}`)
console.log(`name变化: ${旧name}→${新name}`)
})
三:immediate立即执行
const user = ref(null)
// 页面加载时立即执行一次
watch(user, (新值) => {
if(新值) {
console.log('用户数据:', 新值)
}
}, {
immediate: true // 关键配置
})
使用场景:页面初始化时需要立即获取数据
四: 深度监听(deep)
const formData = ref({
name: '',
address: {
city: '',
district: ''
}
})
// 监听对象内部变化
watch(formData, (新值) => {
console.log('表单变化:', 新值)
}, {
deep: true // 监听对象内部属性变化
})
默认watch进行的是浅层监视,监视简单数据类型的数据,使用deep:true后则可以监视复杂数据类型的变化
使用场景:监听复杂对象或嵌套数据
五: 精确控制监听
watch(
() => user.value.age, // 只监听user对象的age属性
(新年龄) => {
console.log('年龄变化:', 新年龄)
}
)
五、组件基础
{{ title }}
Vue 3主要生命周期:
import { onMounted, onUpdated, onUnmounted } from 'vue'
onMounted(() => {
console.log('组件挂载完成')
// 适合做DOM操作、API请求等
})
onUpdated(() => {
console.log('组件更新完成')
})
onUnmounted(() => {
console.log('组件卸载')
// 适合做清理工作
})
完整生命周期流程:
setup() → 2. onBeforeMount → 3. onMounted → 4. onBeforeUpdate → 5. onUpdated → 6. onBeforeUnmount → 7. onUnmounted
记住:Vue 3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议边学边实践,通过小项目巩固知识。
组件定意的详细内容见Vue 3 核心概念详解:生命周期、组件通信与模板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