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通信技术选型:MQTT和AMQP


1. MQTT有没有消息队列和持久化?

  • MQTT协议本身不定义消息队列,它只是:

    • 客户端发送消息到 "主题"(topic)

    • Broker(服务器)收到后转发给订阅者

  • 持久化支持有限

    • QoS 1/2消息在服务器端可以短期持久化,防止中断丢失(比如写到磁盘或者内存)。

    • 但不是像 AMQP 那种强事务的长时间存储排队消费

总结
MQTT是"消息中转",不是"消息存储和排队"。
存一下下,只是为了保障重发确认流程,而不是持久化存数据。


2. MQTT的QoS机制是怎么实现的?有ACK确认吗?

✅ 是的,MQTT有确认ACK机制,QoS都是靠"请求-应答"机制实现的:

QoS级别 说明 底层机制
0(最多一次) 发了就不管了 无ACK,直接fire and forget
1(至少一次) 确保收到,但可能重复 PUB → PUBACK确认
2(只有一次) 确保收到且仅一次 PUB → PUBREC → PUBREL → PUBCOMP 四步握手

所以在QoS 1/2下:

  • 发送方需要缓存消息直到收到ACK。

  • Broker需要暂存中间状态,确保幂等性。

⚡️注意:MQTT的ACK只为了保证**"消息成功传输"**,不是保证存储或排队消费!


3. AMQP能保证QoS吗?

AMQP也有QoS,但更专业

  • 可以指定prefetch(消费前取几条)

  • 消费者ack确认(收到后才能删)

  • 支持事务提交

  • 消费失败可以回滚、重试

  • 消息可以强制持久化到磁盘

总结: MQTT的QoS是传输层保证可靠性
AMQP的QoS是传输+存储+处理层保证可靠性,功能更全、更重。


4. 那MQTT和AMQP真正底层的区别是什么?

最本质的是:

项目 MQTT AMQP
设计哲学 超轻量、适配超弱设备 企业级、高可靠、高一致性
通信模型 发布/订阅(Pub/Sub) 交换机-路由-队列(Exchanges, Routing, Queue)
可靠性目标 "尽量保证消息到达" "绝对保证消息安全"
顺序性 保证每个连接内顺序,Broker不跨连接顺序保证 队列内严格顺序消费(保证FIFO)
消息持久化 临时存储以便重发 消息持久化、事务处理
网络开销 极小(头部只2字节起步) 比较大(标准帧,几十上百字节)
延迟/实时性 极低延迟(适合秒级推送) 延迟略高(高可靠同步,确认机制更多)

5. 为什么说MQTT实时性好?AMQP不能吗?

MQTT为什么实时

  • 轻量头部、连接保持(keep-alive),极短的传输路径

  • 发消息就直接推到订阅者,零排队、零交换机跳转

  • 设计就是针对移动设备/物联网这种低延迟要求。

AMQP为什么不是特别实时

  • 走完整的"交换机" → "队列" → "消费者"流程

  • 每步都有ack确认、事务机制

  • 为了保证可靠性(一致性),引入了更多通信开销

  • 所以相对延迟比MQTT高一些,尤其是高并发场景。

当然,AMQP也可以很快,但是设计初衷不是"实时推送",而是"高可靠投递"。


6. MQTT能保证顺序性吗?

  • 单连接上顺序是能保证的。

    • 你发什么顺序,服务器转发就是这个顺序。

  • 不同连接之间的顺序无法保证。

    • 比如设备重连后,可能会乱序。

AMQP:

  • 队列是天然FIFO(先进先出)的

  • 顺序保证比MQTT更强。


7. 为什么测试指令也不走AMQP呢?测试指令也很多啊?

你的问题非常到位,这里要区分:

测试指令特点

  • 指令小、实时要求高(不能排队)

  • 发过去即刻响应,而不是存起来慢慢发

  • 设备端需要快速感知,比如10秒以内。

设备回传测试结果特点

  • 数据量大(批量设备并发上报)

  • 可以排队消费(后端慢慢处理、入库)

  • 可靠性最重要(不能丢失测试结果)

所以

  • 指令是轻推送、强调速度和实时性 → 用MQTT

  • 结果是数据流、强调可靠可靠可靠 → 用AMQP


总结成一句话:

MQTT负责快,AMQP负责稳。


最后一句总结

  • MQTT和AMQP底层思路完全不同:一个为“轻量推送”,一个为“可靠通信”。

  • 测试指令讲求“快而且即刻”,测试结果讲求“准而且完整”。

  • 用MQTT发指令、用AMQP收数据,是最合理的工程设计。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协议,java,spring,开发语言,mqtt,am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