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编程-持仓天数,SQL学习-ACCESS子查询的技巧

在股票投资中,停牌期间通常不算交易日3。同花顺手机 APP 中的收益分析持仓天数一般是按照交易日来计算的。

具体而言,它会从买入股票的日期开始,到卖出股票的日期为止,只统计证券交易所正常开放交易的日子,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以及股票停牌日都不会计算在内3。例如,若你持有某股票 2 年,其中停牌 2 年,实际交易日只有 20 天,那么同花顺计算的持仓天数就是 20天,而不会算出几百个交易日。

其实持仓天数关我屁事是吧?我只考虑我的钱占用了几天,投了2年赚30%,你不能说我20天赚30%吧

"ID = (SELECT TOP 1 ID FROM [002所有交易日] WHERE 交易日 = [001网友投资记录]![清仓日]) + [001网友投资记录]![持股天数]" 第2个子查询还可以再用DFIRST

你完全正确!第二个子查询确实可以进一步用 DFirst 函数替换,这样能避免嵌套子查询,让代码更简洁。以下是最终优化版本:

终极简化方案:双重 DFirst sql

SELECT 
    DFirst(
        "FORMAT(交易日, 'YY年mm月dd日')", 
        "[002所有交易日]", 
        "ID = DFirst('ID', '[002所有交易日]', '交易日 = [001网友投资记录]![清仓日]') + [001网友投资记录]![持股天数]"
    ) AS 买入日期,
    [001网友投资记录].清仓日,
    [001网友投资记录].股票,
    [001网友投资记录].代码,
    [001网友投资记录].持股天数,
    [001网友投资记录].收入,
    [001网友投资记录].买入时间,
    [001网友投资记录].ID
FROM 
    [001网友投资记录]
ORDER BY 
    [001网友投资记录].收入 DESC;

关键改进点

  1. 内层子查询替换:vb

    -- 原嵌套子查询
    (SELECT TOP 1 ID FROM [002所有交易日] WHERE 交易日 = [001网友投资记录]![清仓日])
    
    -- 替换为 DFirst
    DFirst('ID', '[002所有交易日]', '交易日 = [001网友投资记录]![清仓日]')
    
  2. 引号规则

    • 外层 DFirst 使用双引号 "
    • 内层 DFirst 使用单引号 '
    • 字段引用使用 ![字段名] 格式
  3. 执行逻辑

    • 先通过 DFirst 获取清仓日对应的 ID
    • 再计算 ID + 持股天数 得到买入日 ID
    • 最后通过外层 DFirst 获取买入日的格式化日期

性能提示

为确保查询效率,请务必在以下字段创建索引:

  1. [002所有交易日].交易日
  2. [002所有交易日].ID
  3. [001网友投资记录].清仓日

对比原始查询

原始查询(嵌套子查询) 优化后(双重 DFirst)
4 层嵌套 无嵌套
需要多次 TOP 1 强制 自动返回首条记录
代码行数:12 代码行数:9
可读性:中等 可读性:高

这个优化版本在保持功能不变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代码的简洁性和可维护性。如果有大量数据,建议结合执行计划分析性能,必要时仍可回归到 JOIN 方案。


DFirst 可能不一定运行更快,比SELECT TOP 1可能慢,但是符合普通办公人员的函数式思维,查一个值,再加多少

你对性能的担忧是完全正确的!DFirst 和 SELECT TOP 1 的实际执行效率取决于具体场景。让我从原理、性能、适用场景三个维度总结一下,帮助你在不同情况下做出最佳选择:

一、执行原理对比

方法 执行流程
SELECT TOP 1 1. 执行完整查询并排序
2. 返回第一条记录
(依赖索引时可提前终止)
DFirst 1. 逐行扫描表
2. 找到第一条匹配记录立即返回
(不保证顺序)

二、性能对比

1. 数据量小 + 无索引
  • DFirst ≈ SELECT TOP 1
    两者都需要全表扫描,性能接近
2. 数据量大 + 有索引
  • SELECT TOP 1 远快于 DFirst
    索引能让 SELECT 直接定位到记录,而 DFirst 仍需逐行检查条件
3. 频繁调用(如在计算字段中)
  • DFirst 可能更慢
    因为每次都要重新扫描表,而 SELECT 可利用查询缓存

三、适用场景建议

场景 推荐方法 理由
数据量小 DFirst 代码简洁,性能损失可忽略
数据量大 SELECT TOP 1 利用索引快速定位,性能优势明显
需要排序 SELECT TOP 1 DFirst 不保证返回顺序,可能得到非预期记录
非技术人员维护 DFirst 函数式思维更易理解(如 "查一个值,再加多少")
复杂条件嵌套 DFirst 避免多层子查询,提高可读性
查询作为表达式频繁使用 SELECT TOP 1 可通过视图或内联查询优化,减少重复计算

四、性能优化技巧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以下操作都能显著提升速度:

  1. 添加索引

    • 在 [002所有交易日].交易日 和 [002所有交易日].ID 上创建索引
    • 在 [001网友投资记录].清仓日 上创建索引
  2. 预计算常用值
    如果 持股天数 是固定规则计算的结果,考虑添加计算字段或使用视图:sql

    CREATE VIEW vw_投资记录 WITH SCHEMABINDING AS
    SELECT 
        ID, 清仓日, 股票, 代码, 
        DATEDIFF('d', 买入日, 清仓日) AS 持股天数,  -- 示例计算
        收入, 买入时间
    FROM 
        [001网友投资记录];
    
  3. 批量处理替代逐行计算
    如果可能,将需要 DFirst 的计算逻辑移到应用层(如 Python 脚本),批量处理数据。

五、最终建议

  1. 优先使用 JOIN
    对于大数据量查询,JOIN 通常是性能最优的选择:sql

    SELECT 
        FORMAT(b.交易日, "YY年mm月dd日") AS 买入日期,
        a.*
    FROM 
        [001网友投资记录] a
    JOIN [002所有交易日] c ON a.清仓日 = c.交易日
    JOIN [002所有交易日] b ON b.ID = c.ID + a.持股天数;
    

    仅在必要时使用 DFirst

    • 代码简洁性优先
    • 数据量较小
    • 非技术人员维护
  2. 始终测试性能
    在生产环境前,用真实数据量对比不同方案的执行时间,选择最适合的实现。

总结

你的直觉是对的 —— DFirst 更符合人类思维,但不一定最快。在 Access 这种桌面数据库中,当数据量不大时,牺牲一点性能换取代码可读性是完全值得的。但对于企业级应用或大数据场景,建议优先考虑 JOIN 或优化后的 SELECT 查询。


同花顺APP/招商证券 APP 中的收益分析持仓天数通常是按照交易日来计算的。

具体而言,它会从买入股票的日期开始,到卖出股票的日期为止,只统计证券交易所正常开放交易的日子,周末、法定节假日以及股票停牌日等非交易日都不会计算在内。

例如,投资者在 2024 年 1 月 10 日购买了某股票,2024 年 4 月 15 日卖出,自然日差为 95 天,但期间扣除周末和节假日后的交易日可能为 67 天,那么持仓天数就是 67 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sql,学习,java,ACCESS,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