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例设计模式详解

单例模式:懒汉式 vs 饿汉式 

单例模式是Java中最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

        其中​​懒汉式​​和​​饿汉式​​是两种最基础的实现方式,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饿汉式(Eager Initialization)

1. 核心特点

  • ​立即加载​​:在类加载时就创建实例
  • ​线程安全​​:由JVM类加载机制保证线程安全
  • ​资源利用率​​: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实例未被使用)

2. 标准实现

public class EagerSingleton {
    // 1. 私有静态实例(类加载时立即创建)
    private static final EagerSingleton instance = new EagerSingleton();
    
    // 2. 私有构造方法
    private EagerSingleton() {}
    
    // 3. 公共静态获取方法
    public static Eager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3. 关键点分析

  • static final修饰确保实例唯一性和不可变性
  • 构造方法私有化防止外部实例化
  • 没有同步开销,性能最佳

4. 适用场景

  • 实例创建开销小
  • 程序运行期间一定会用到该实例
  • 对性能要求高的场景

二、懒汉式(Lazy Initialization)

1. 核心特点

  • ​延迟加载​​:只有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时才创建实例
  • ​线程安全需要额外处理​​:基础实现是非线程安全的
  • ​资源利用率高​​: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占用

2. 演进版本

(1) 基础版(非线程安全)
public class UnsafeLazy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UnsafeLazy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UnsafeLazy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Unsafe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 非原子操作
            instance = new UnsafeLazy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问题​​:多线程环境下可能创建多个实例

(2) 同步方法版(线程安全但性能差)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缺点​​:每次获取实例都要同步,性能瓶颈

(3) 双重检查锁(DCL,最优解)
public class DCLSingleton {
    // volatile保证可见性和禁止指令重排序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DCL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DCL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DCL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 第一次检查
            synchronized (DCL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 第二次检查
                    instance = new DCL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优势​​:

  • 只有第一次创建时需要同步
  • volatile防止指令重排序导致的问题
  • 性能接近饿汉式
(4) 静态内部类实现(推荐方案)
public class InnerClassSingleton {
    private InnerClass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nerClassSingleton INSTANCE = new InnerClass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InnerClass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原理​​:利用JVM类加载机制保证线程安全,只有调用getInstance()时才会加载静态内部类

三、对比总结

特性 饿汉式 懒汉式(DCL) 懒汉式(静态内部类)
​初始化时机​ 类加载时立即初始化 第一次调用时初始化 第一次调用时初始化
​线程安全​ 天生安全 需要双重检查锁 天生安全
​性能​ 最佳 接近饿汉式 接近饿汉式
​资源占用​ 可能浪费 按需加载 按需加载
​实现复杂度​ 最简单 较复杂 中等
​防反射/反序列化​ 需要额外处理 需要额外处理 需要额外处理

四、面试常考点

  1. ​为什么需要双重检查?​

    • 第一次检查:避免不必要的同步
    • 第二次检查:防止多个线程通过第一次检查后重复创建实例
  2. ​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

    • 保证可见性:确保所有线程看到最新的实例状态
    • 禁止指令重排序:防止对象未初始化完成就被使用
  3. ​静态内部类实现的原理?​

    • JVM保证类加载的线程安全性
    • 延迟加载:只有访问静态内部类时才会触发其加载
  4. ​如何防止反射破坏单例?​

    private Singleton() {
        if (instance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禁止反射创建实例");
        }
    }
  5. ​如何防止反序列化破坏单例?​

    private Object readResolve() {
        return getInstance();
    }

五、实际应用建议

  • ​首选静态内部类实现​​:简洁、高效、线程安全
  • ​需要参数化初始化时用DCL​
  • ​确定会立即使用的实例用 饿汉式​

记住:在Java 1.5+环境下,双重检查锁实现必须使用volatile才能完全正确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