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C++ 标准每三年一次的迭代节奏,C++26(预计于 2026 年底正式发布)正在逐步成型。相比 C++20 的革命性更新和 C++23 的“修补+增强”,C++26 继续推进现代 C++ 的理念——更安全、更高效、更模块化,同时在语法简化和并发原语方面也有亮眼改进。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带你了解 C++26 的主要方向和新特性:
struct A {
int x;
std::strong_ordering operator<=>(const A&) const = default;
};
// C++26 允许更灵活的比较组合和引用折叠优化
改进了默认实现 <=>
时的引用折叠逻辑,可避免不必要的值拷贝,提高性能。
struct Base {
static virtual void describe(); // C++26草案中引入,允许接口类定义“静态虚函数”
};
虽然静态虚函数看起来矛盾,但实际是面向静态多态场景,比如 CRTP 模式的简化替代。
C++26 可能会:
std::vector
在 constexpr
中使用IO-like
能力(例如 constexpr file-like object mock)这些都将提升 C++ 在“编译期 DSL”和静态分析方面的能力。
std::expected
正式增强(已在 C++23 引入)std::expected<int, std::string> divide(int a, int b) {
if (b == 0) return std::unexpected("divide by zero");
return a / b;
}
C++26 计划围绕 expected
提供更多泛型算法支持,例如 transform
, and_then
, or_else
等组合器。
std::flat_map
, std::flat_set
(排序的 vector-based 映射)新容器类型将专为高性能场景优化:
std::flat_map<int, std::string> id2name = {{1, "one"}, {2, "two"}};
适合小数据量、频繁读操作的场景,性能优于 std::map
。
并发库正在为 RCU 引入标准支持,这将使得无锁并发访问容器成为标准行为,不再依赖第三方实现。
结合 std::execution
(C++26 继续推进 P2300)、协程(如 sender/receiver 模型),实现批量任务调度:
auto sender = bulk([&](int i) {
result[i] = compute(i);
}, 1000); // 并发执行 1000 个任务
在 C++20 引入模块后,C++26 正式提出更完善的构建支持,避免目前模块语法复杂、工具链支持不一致的问题。
新增统一的
import
语法标准、缓存机制、自动模块依赖解析工具。
C++ 社区正在讨论 C++ 标准是否应引入官方的 package registry 类似 Rust/Cargo 的 crate.io,虽然尚未定案,但 C++26 是潜在落地版本。
if consteval {}
:比 if constexpr
更适合编译期断言和行为分支type_traits
(如 is_scoped_enum
正式入标)lambda
推导语法,减少模板冗余C++26 并不会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