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 Postman 进行接口请求时,发送的参数是通过 请求体 (Body) 传递的。后台的参数接收名称(如 operationEmployeeName
)是否能够正确接收到数据,主要依赖于 请求体格式 和 后台参数映射的规则。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
Postman 发送请求时,通常有几种不同的格式来传递数据。最常见的有两种格式:
这是表单提交的常见格式,参数通常以 key=value
的方式传递。后台通常会通过 参数名 来接收对应的值。
例如,Postman 的 Body 部分使用 x-www-form-urlencoded 发送参数:
Key | Value |
---|---|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 张三 |
后台接收时会使用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作为请求体中的参数,若后台使用了合适的框架或技术(如 Spring Boot),会通过映射机制将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自动转换为后台方法的参数。
如果使用 JSON 格式来传递参数,Postman 会把参数组织成一个 JSON 对象。
例如,发送请求时使用 raw 和 JSON 格式:
{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张三"
}
后台接收到这个 JSON 数据后,通常使用反序列化(如 @RequestBody
注解)将其映射为 Java 对象。假设后台有一个对应的类,参数命名为 operationEmployeeName
,框架(如 Spring)会自动进行 驼峰命名法转换,将请求体中的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映射为 operationEmployeeName
。
后台的 operationEmployeeName
可以成功接收到传递的数据,通常是因为:
如果后台是基于 Spring Boot 等框架,Spring 会自动进行参数的映射和转换。
参数名映射:Spring 会根据请求体中的参数名称进行匹配。如果参数名为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下划线分隔),而后台接收的是 operationEmployeeName
(驼峰命名),Spring 会自动将下划线命名转为驼峰命名,从而完成正确的映射。
@RequestParam
和 @RequestBody
注解:
@RequestParam
注解(用于查询参数或表单数据),Spring 会直接匹配参数名。@RequestBody
注解(用于请求体中的 JSON 数据),Spring 会通过 Jackson 等库自动映射到 Java 对象,进行 JSON 到 Java Bean 的转换,并处理命名规范的差异。示例:
@PostMapping("/submit")
public ResponseEntity submit(@RequestBody Employee employee) {
// Spring 会将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映射为 operationEmployeeName
String name = employee.getOperationEmployeeName();
// 处理业务
return ResponseEntity.ok("Received: " + name);
}
在这个例子中,Employee
类的属性 operationEmployeeName
对应的是传入 JSON 中的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字段。
@RequestParam
)如果后台使用的是 @RequestParam
注解来接收请求参数,并且 POST 请求传递的是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或 multipart/form-data
数据,后台可以通过字段名称直接接受参数。
示例:
@PostMapping("/submit")
public ResponseEntity submit(@RequestParam String operationEmployeeName) {
// operationEmployeeName 会自动从请求体中提取值
return ResponseEntity.ok("Received: " + operationEmployeeName);
}
如果 Postman 请求的 body 使用 x-www-form-urlencoded
格式:
Key | Value |
---|---|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 张三 |
后台的 operationEmployeeName
就会接收到 "张三"。
后台框架(如 Spring)通常会基于 命名转换规则 来自动将请求体中的参数名称与 Java 方法参数或类属性之间进行匹配。这包括: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后台的 operationEmployeeName
可以通过自动转换机制匹配。operation_employee_name
映射为 operationEmployeeName
)。后台的 operationEmployeeName
能够接收到参数,是因为:
operation_employee_name
在传递到后台时,经过自动映射和命名转换(如驼峰命名法转换)。这种机制通常不需要开发者手动干预,框架会自动完成映射工作,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