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大题+小题)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Point 1

计算机网络就是以传输信息为基本目的,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由自治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的结合体。

Point 2

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用于连接有限范围内(如一个实验室、一幢楼或一个 校园)的各种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局域网通常由某个单位单独拥有、使用和维护。按照 所使用的传输媒体的不同,局域网又可分为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

(2)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的覆盖范围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其 作用距离为5~50 km。城域网通常作为城市骨干网。

(3)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的覆盖范围通常为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覆盖一 个国家、地区,甚至横跨几个洲,因而广域网有时也称为远程网(Long Haul Network)。

(4) 个人区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PAN)不同于以上网络,它不是用来连接普通计算 机的,而是在个人工作的地方把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如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鼠标、键 盘、耳机等)用无线技术(取代传统导线)连接起来的网络,因此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 (Wireless PAN,WPAN)**,其作用距离通常在10 m以内。

Point 3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Point4

请注意以下两个意思相差很大的名词:internet和Internet。

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连网络)**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 而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 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协议簇作为通信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TCP/IP是指以TCP和IP为代 表的一系列互联网协议。

Point5

时延(Delay或Latency)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 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时延有时也称为延迟或迟延。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中的时延是由以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1)发送时延 (Transmission Delay)是主机或路由器将整个分组的所有比特发送到通信线路上 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到线路上 所需要的时间。发送时延也叫作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的计算公式: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发送速率

对于一定的网络,发送时延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发送的分组长度(单位是比 特)成正比,与发送速率成反比。由于在分组交换中计算机总是以信道最高数据率发送数据, 因此公式中的发送速率也可以替换成信道带宽。

(2)传播时延 (Propagation Delay)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所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二、物理层

Point1

物理层中传输数据是比特流

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规定传输设备与传输媒体之间的接口特性。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及阻抗匹配等。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过程特性:指明对应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Point2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 输系统(或传输网络)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Point3

根据信号中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分为两大类。

模拟信号,或连续信号——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或离散信号——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 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在使用二进制编码时,只 有两种不同的码元,一种代表0状态,另一种代表1状态

Point4

信道复用技术分为

**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就是将传输线路的频带资源划分成多个 子频带,形成多个子信道。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技术将传输线路的带宽资源按时间轮流分 配给不同的用户,每个用户只在分配的时间里使用线路传输数据。

**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是另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实际上,由于该 技术主要用于无线多址接入(本书中我们不严格区分多址与复用),人们更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

三、数据链路层

Point1

数据链路层属于计算机网络的低层。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2)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 上可以连接多个计算机,因此必须使用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计算机的数据发送。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重要问题:封装成帧、差错检测和可靠传输

Point2

把通信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这样的数据链路就不再是简单的物 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期末复习,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