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应届生身份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会失去:

• 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后:一般来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开始缴纳社保,就意味着开始正式就业,通常会失去应届生身份。不过,福建、山东、贵州等部分地区有特殊政策,即使签订合同或缴纳社保,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认定为应届生。

• 超过择业期:国家规定的择业期一般为2年,有些地方延长至3年。超过择业期后,无论是否落实工作单位,应届生身份通常会失效。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入伍,退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应届毕业生。

此外,在毕业当年派遣期内落实工作单位并完成就业手续,如签订就业协议且办理报到证等;以灵活就业等形式就业,如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未办理相应手续保留应届生身份;档案转出学校并落实去向,不再处于学校的待就业状态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失去应届生身份。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