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全球贸易格局。它打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易主体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轻松实现商品交易,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购物选择,也为商家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跨境电商,即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这种新型贸易模式具有多边化、直接化、小批量、高频度和数字化等显著特点。
多边化是跨境电商区别于传统贸易的重要特征。传统国际贸易多呈双边线状结构,而跨境电商可通过A国的交易平台、B国的支付结算平台、C国的物流平台,实现多国间的直接贸易,贸易过程相关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由双边向多边演进,呈网状结构。
直接化让跨境电商的交易环节大幅减少。传统国际贸易需通过多国进出口商及境内流通企业多级分销,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跨境电商则通过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实现多国企业之间、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进出口环节少、时间短、成本低、效率高。
小批量和高频度也是跨境电商的突出特点。由于是单个企业之间或单个企业与单个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且多为即时按需采购、销售或消费,所以相对于传统贸易,跨境电商交易大多是小批量,甚至是单件,且交易次数或频率高。
数字化则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化应用,数字化产品(软件、影视、游戏等)的品类和贸易量快速增长,且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行销售或消费的趋势更加明显。
跨境电商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1995年,全球最早的跨境电商公司之一亚马逊成立,开启了跨境电商的先河。1999年,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成为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正式开启。
1999 - 2003年,跨境电子商务处于1.0阶段,主要商业模式是网上展示、线下交易的外贸信息服务模式。2004年,敦煌网上线,跨境电子商务进入2.0阶段,开始将线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电子化,逐步建立起在线交易平台。2007年兰亭集势成立,整合中国国内供应链向国外销售产品,主要进行B2C交易。2009年速卖通的成立开启了中国跨境电商的新时代,以B2C和C2C为主要跨境交易模式。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迎来重要转型年,进入3.0大时代。2017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总额达到902.4亿元,同比增长80.6%。中国自2019年1月1日起,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较2018年增长了1.2倍,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2025年3月28日,据杭州海关统计,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成立十年来累计进出口超2000亿元。
跨境电商涉及多个主要参与方,它们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
消费者是跨境电商的最终购买者,他们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购物,享受着跨境电商带来的丰富商品选择和便捷购物体验。
电商平台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品的重要桥梁,提供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和售后服务。像亚马逊、阿里巴巴、eBay等都是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它们为商家和消费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和交易的场所。
跨境物流服务商负责商品从卖家国家运送到买家国家的物流环节,包括货物运输、清关、派送等服务。高效的跨境物流能够确保商品及时、准确地送达消费者手中,提升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
支付机构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确保交易安全快捷。在全球化的交易中,支付机构需要处理不同货币的支付和结算,保障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
海关及监管部门负责监督跨境电商的合规运营,包括征税、查验等工作。他们确保跨境电商活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维护市场秩序。
近年来,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4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2.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5%,B2C模式占比持续扩大,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俄罗斯的增速更是突破了20%。中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比5年前增长超过10倍,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
然而,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美国关税政策的波动、合规压力加剧、物流成本高企等问题,迫使企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深耕。例如,Temu受关税影响增速下滑,拼多多财报虽然没有披露Temu相关数据,但从总营收、交易服务收入增速放缓推测,Temu今年Q1营收增速已经放缓。
为了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2024年6月8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商贸发〔2024〕125号)。该意见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鼓励地方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园区等,培育“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模式,以促进更多具有优势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升服务跨境电商企业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本地贸易规模大、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一对一”服务,以增强其品牌培育能力;加强跨境电商行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跨境电商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并配套出台支持举措;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发展,并编制出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退税操作指引。
11月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旨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以及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等多个方面。具体举措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的承保支持力度;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中国进出口银行要加强外贸领域信贷投放,鼓励银行机构优化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
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等介绍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有关政策措施,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跨境电商作为全球贸易的新引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引领着全球贸易的新变革。它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丰富的购物体验,也为商家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的日益成熟,跨境电商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未来,跨境电商将继续在全球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在跨境电商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