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智慧照明“数字引擎”驱动某市市政设施迭代升级

        夜幕降临,城市灯光成为指引归途的重要标识。在贵州某市,一场市政照明领域的创新变革正在悄然推进。塔能科技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凭借技术优势与专业能力,推动该市智能照明改造项目落地,为城市夜间照明系统注入新动能。

        项目建设初期,塔能科技团队深入该市各区域开展实地调研,对原有照明系统的线路布局、设备老化程度、能耗数据等进行全面摸排。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在设备部署方面,塔能科技在该市核心城区、主干道及重要街区等区域,共计部署400余套回路控制器。这些回路控制器采用Cat.1通讯技术,构建起一张覆盖广泛、稳定可靠的智能照明网络。Cat.1通讯技术具有传输速率快、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够确保各区域照明设备之间实现毫秒级的数据交互,使整个照明系统实现高效协同运行。

        在光源改造环节,塔能科技果断摒弃传统钠灯,全面采用新型LED灯具。传统钠灯使用的是高压钠蒸汽放电发光原理,存在发光效率低、显色性差等问题,且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光衰现象明显。而LED灯具采用半导体发光,具有光效高、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显著优势。改造前,铜仁市传统钠灯平均每盏功率达250瓦,经过全面更换后,100瓦的LED灯具不仅亮度提升30%,显色指数也从原来的20 - 30提高到70以上,能够更真实地还原物体颜色。按此次改造涉及的数千盏灯具测算,每年可节省电量超千万度,节省电费约300万元,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在故障处理方面,改造前的这座城市照明系统完全依赖人工巡检,每次巡检需组织大量人力,耗费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一次全面排查。由于缺乏精准定位手段,一旦灯具出现故障,平均修复时长高达2天。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后,当灯具出现异常时,系统会立即触发告警机制,通过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通知运维人员,并将故障精准定位到具体单灯。运维人员接到通知后,可携带相应设备快速前往现场处理,平均修复时间缩短至3小时,大幅提升了城市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