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题型方向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体系结构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 重点:按覆盖范围分类(LAN、MAN、WAN)、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 考点题型:简答题(如 “简述 LAN 与 WAN 的主要区别”)。
2. 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 OSI 七层模型:各层名称、功能及对应协议(记忆技巧: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例:物理层(传输比特流,协议如 IEEE 802.3)、数据链路层(组帧,协议如 PPP、Ethernet)、网络层(路由选择,协议如 IP)、传输层(端到端通信,协议如 TCP、UDP)。
  • TCP/IP 四层模型:与 OSI 的对应关系(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 考点题型:画图题(画出 OSI 模型并标注各层功能)、选择题(如 “HTTP 属于哪一层协议”)。

二、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 传输介质
    • 有线介质:双绞线(屏蔽 / 非屏蔽,CAT5/CAT6)、同轴电缆、光纤(单模 / 多模,优势:抗干扰、高速)。
    • 无线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 数字信号编码:NRZ、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重点: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 —— 自带时钟信号)。
  •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 奈奎斯特公式:无噪声信道最大数据率 = 2W×log₂V(W 为带宽,V 为信号电平数)。
    • 香农公式:有噪声信道最大数据率 = W×log₂(1+S/N)(S/N 为信噪比,常考 dB 换算:10lg (S/N)= 分贝值)。
  • 考点题型:计算题(如根据带宽和信噪比计算最大数据率)、选择题(编码方式识别)。
2. 数据链路层
  • 功能:组帧、流量控制、差错控制、介质访问控制(MAC)。
  • 核心协议与技术
    • MAC 地址:48 位物理地址,全球唯一,格式如00-1A-2B-3C-4D-5E
    • ARP 协议:地址解析协议(IP→MAC),反向 RARP(MAC→IP)。
    • PPP 协议:点到点协议(拨号上网常用),无 MAC 地址,支持认证(PAP/CHAP)。
    • 以太网(Ethernet)
      • 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 冲突检测):适用于总线型网络,工作流程(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 以太网帧结构:前导码→目的 MAC→源 MAC→类型→数据→FCS(CRC 校验)。
    • 流量与差错控制
      • 流量控制:停等协议(ARQ)、滑动窗口协议(发送窗口、接收窗口)。
      • 差错控制:CRC 循环冗余校验(计算方法:模 2 除法,重点掌握生成多项式如 CRC-32)。
  • 考点题型:简答题(如 “简述 CSMA/CD 的工作原理”)、计算题(CRC 校验码计算)、选择题(MAC 地址格式)。

三、网络层(核心考点)

1. IP 协议与 IP 地址
  • IP 地址分类(IPv4):
    • A 类:1.0.0.0~126.255.255.255(首位 0,网络号 1 字节,主机号 3 字节)。
    • B 类:128.0.0.0~191.255.255.255(首位 10,网络号 2 字节,主机号 2 字节)。
    • C 类:192.0.0.0~223.255.255.255(首位 110,网络号 3 字节,主机号 1 字节)。
    • 特殊地址:127.0.0.1(回环地址)、255.255.255.255(广播地址)、0.0.0.0(未指定地址)。
  • 子网划分与 CIDR
    • 子网掩码:如 C 类默认掩码 255.255.255.0,划分子网时借用主机位(例:/27 表示掩码前 27 位为 1)。
    • 计算步骤:
      1. 确定子网数 = 2^ 借位位数,主机数 = 2^(32 - 掩码长度)-2(减 2 是去掉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2. 子网地址 = IP 地址 & 子网掩码。
      3. 广播地址 = 子网地址 | (~ 子网掩码)。
    • CIDR(无类域间路由):用 “IP / 掩码长度” 表示(如 192.168.1.0/24),合并子网(路由聚合)。
  • 考点题型:计算题(子网划分、IP 地址所属类别、广播地址计算)、选择题(CIDR 表示法)。
2. 路由协议
  •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 静态路由:手动配置,适合小型网络,无开销。
    • 动态路由:自动更新,适合大型网络,分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 IGP 协议对比
    • RIP(路由信息协议):基于距离向量(跳数,最大 15 跳),周期性广播路由表,收敛慢,易产生环路(用 “水平分割” 等机制避免)。
    •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基于链路状态,使用 Dijkstra 算法计算最短路径,收敛快,适合大型网络,支持区域划分。
  • 真题方向:简答题(“对比 RIP 与 OSPF 的主要区别”)、选择题(协议类型判断)。
3. ARP 与 ICMP
  • ARP:见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调用 ARP 获取下一跳 MAC 地址。
  • 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用于网络诊断,常见报文:
    • Echo 请求 / 应答(ping 命令)、目标不可达、路由重定向。
  • 考点题型:选择题(ICMP 报文类型)。

四、传输层(核心考点)

1. TCP 与 UDP 协议对比
特性 TCP UDP
连接性 面向连接(可靠) 无连接(不可靠)
传输单位 报文段(Segment) 用户数据报(Datagram)
流量控制 有(滑动窗口)
拥塞控制
应用场景 HTTP、FTP、SMTP(需可靠) DNS、DHCP、视频流(实时性)
端口号 需维护连接状态 无状态
2. TCP 核心机制
  •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1. 客户端发送 SYN=1,seq=x(请求连接)。
    2. 服务器回复 SYN=1,ACK=1,ack=x+1,seq=y(确认请求)。
    3. 客户端回复 ACK=1,ack=y+1,seq=x+1(确认连接)。
    • 关键点: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防止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被接收,导致服务器资源浪费)。
  • 四次挥手断开连接
    1. 客户端发送 FIN=1,seq=u(请求断开)。
    2. 服务器回复 ACK=1,ack=u+1,seq=v(确认请求)。
    3. 服务器发送 FIN=1,ACK=1,ack=u+1,seq=w(服务器请求断开)。
    4. 客户端回复 ACK=1,ack=w+1,seq=u+1(确认断开)。
    • 关键点:为什么挥手需要四次?(服务器可能有未发送完的数据,需先确认客户端请求,再发送自己的 FIN)。
  •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 流量控制:基于接收方窗口(rwnd),通过 TCP 头部的窗口字段通知发送方最大允许发送量。
    • 拥塞控制:
      • 慢开始(慢启动):初始拥塞窗口(cwnd)=1,按指数增长直到阈值(ssthresh)。
      • 拥塞避免:超过阈值后,cwnd 线性增长,避免网络拥塞。
      • 快重传与快恢复:收到 3 次重复 ACK 时,快速重传丢失的报文段,不降低阈值,直接进入拥塞避免。
  • 考点题型:画图题(三次握手 / 四次挥手过程)、简答题(“简述 TCP 如何保证传输可靠性”)、选择题(协议特点对比)。

五、应用层(高频协议)

1. HTTP 与 HTTPS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 无状态协议,基于 TCP 80 端口。
    • 请求方法:GET(获取资源)、POST(提交数据)、PUT(更新)、DELETE(删除)。
    • 报文结构:请求行→头部→空行→正文;响应行→头部→空行→正文。
  • HTTPS:HTTP+SSL/TLS 加密,基于 TCP 443 端口,保证传输安全。
  • 考点题型:选择题(端口号、协议特点)、简答题(“HTTP 与 HTTPS 的区别”)。
2. DNS(域名系统)
  • 功能:域名→IP 地址解析,基于 UDP 53 端口。
  • 解析过程: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威域名服务器。
  • 考点题型:选择题(解析流程)、简答题(“简述 DNS 解析过程”)。
3. FTP 与 TFTP
  • FTP(文件传输协议):基于 TCP 20(数据端口)和 21(控制端口),支持交互式文件传输,分为主动模式(服务器主动连接客户端)和被动模式(客户端主动连接服务器)。
  •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基于 UDP 69 端口,无认证,适合小文件传输。
  • 考点题型:选择题(端口号、协议对比)。
4. SMTP、POP3、IMAP
  •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发送邮件,基于 TCP 25 端口。
  • POP3(邮局协议):接收邮件,基于 TCP 110 端口,下载后服务器删除邮件。
  • IMAP(互联网邮件访问协议):接收邮件,基于 TCP 143 端口,支持在线管理邮件,服务器保留邮件。
  • 考点题型:选择题(协议功能与端口)。
5.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功能:自动分配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配置,基于 UDP 67(服务器)和 68(客户端)端口。
  • 工作流程:客户端发送 DHCP Discover→服务器回复 DHCP Offer→客户端发送 DHCP Request→服务器确认 DHCP ACK。
  • 考点题型:选择题(协议功能)、简答题(“简述 DHCP 工作流程”)。

六、网络设备与网络安全

1. 网络设备对比
设备 工作层次 功能特点
集线器(HUB) 物理层 广播数据,共享带宽,冲突域大
交换机(Switch) 数据链路层 基于 MAC 地址转发,分割冲突域
路由器(Router) 网络层 基于 IP 地址路由,分割广播域
2. 网络安全基础
  • 加密技术
    • 对称加密(如 AES):加密和解密用同一密钥,速度快,密钥传输不安全。
    • 非对称加密(如 RSA):公钥加密,私钥解密,安全性高,速度慢。
  • 防火墙:部署在网络边界,基于规则过滤数据包,分为包过滤防火墙、应用层网关等。
  • 考点题型:选择题(设备功能、加密技术类型)、简答题(“简述防火墙的作用”)。

七、网络安全

  1. 攻击类型
    • DoS 攻击(拒绝服务,如 SYN Flood)、ARP 欺骗(伪造 MAC 地址)、中间人攻击。
  2. 加密技术
    • 对称加密:加密和解密用同一密钥(AES、DES),速度快,密钥传输不安全。
    • 非对称加密:公钥加密,私钥解密(RSA),用于密钥交换和数字签名。
    • 数字签名:发送方用私钥加密哈希值,接收方用公钥验证,确保数据完整性和身份认证。
  3. SSL/TLS 协议
    • 位于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实现加密通信(HTTPS 底层),过程:握手阶段协商加密算法,数据传输阶段用对称加密。
  4. 考点题型:     简答题: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区别。

八、高频计算题汇总

  1. 香农定理计算带宽
    例:信噪比 30dB,带宽 4kHz,求最大数据率 → S/N=10^(30/10)=1000,R=4000×log₂(1+1000)≈40kbps。

  2. 子网划分
    例:C 类网络 200.1.1.0/24,划分为 5 个子网,求子网掩码 → 5 个子网需 3 位(2³=8≥5),子网掩码 = 24+3=27,即 255.255.255.224。

  3. TCP 序号与确认号
    例:发送方发送 seq=100,数据长度 200 字节,接收方正确接收后,ACK 中的确认号 = 100+200=300。

速成建议

  1. 优先掌握:OSI/TCP/IP 模型、IP 地址分类与子网划分、TCP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HTTP/DNS 协议、香农定理、CRC 校验。
  2. 做题:重点做往年试卷的计算题和简答题,熟悉题型(如子网划分、TCP 流程画图)。
  3. 记忆技巧:用口诀记协议端口(“HTTP 80 爱网络,FTP 21 传文件”),画三次握手图辅助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