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Kubernetes基础(第一节:容器技术完全指南)

Kubernetes基础:容器技术完全指南

掌握容器技术是构建现代化云原生应用的基础。本文将全面介绍容器技术的核心概念,帮助您理解Kubernetes的底层基石。

一、Docker基本概念

Docker是目前最流行的容器化技术,它通过以下核心组件实现容器化:

Docker核心组件:

  • Docker Daemon:运行在主机上的后台服务,负责构建、运行和管理容器
  • Docker Client:命令行工具,与Docker Daemon交互
  • Docker Images:容器的只读模板,包含运行应用所需的一切
  • Docker Containers:镜像的运行实例
  • Docker Registry:存储和分发镜像的服务(如Docker Hub)
# 常用Docker命令示例
docker pull ubuntu:latest      # 拉取镜像
docker run -it ubuntu bash     # 运行容器
docker ps -a                   # 查看所有容器
docker build -t myapp .        # 构建镜像

二、容器与虚拟机的区别

传统虚拟化与容器化技术的对比:

特性 虚拟机(VM) 容器(Container)
隔离级别 硬件级隔离 进程级隔离
启动时间 分钟级 秒级
性能开销 高(15-20%) 低(1-5%)
镜像大小 GB级别 MB级别
资源利用率 较低 较高
移植性 较差 优秀

第一部分、Kubernetes基础(第一节:容器技术完全指南)_第1张图片

关键区别:

  • 虚拟机需要完整的操作系统,而容器共享主机内核
  • 容器更轻量、启动更快、资源消耗更少
  • 容器更适合微服务架构和持续部署

三、容器镜像构建与管理

1. 镜像分层结构

Docker镜像采用分层存储架构,每一层都是只读的:

第一部分、Kubernetes基础(第一节:容器技术完全指南)_第2张图片

优势:

  • 共享基础层,节省存储空间
  • 构建时只重建变更的层,加快构建速度
  • 层缓存机制提高构建效率

2. Dockerfile最佳实践

# 使用官方基础镜像
FROM openjdk:11-jre-slim

# 设置工作目录
WORKDIR /app

# 复制构建产物(注意排除不必要的文件)
COPY target/myapp.jar .

# 暴露端口
EXPOSE 8080

# 设置环境变量
ENV SPRING_PROFILES_ACTIVE=prod

# 非root用户运行
RUN useradd -m myuser && chown -R myuser /app
USER myuser

# 启动命令
ENTRYPOINT ["java", "-jar", "myapp.jar"]

镜像构建优化建议:

  1. 使用.dockerignore文件排除不必要的文件
  2. 多阶段构建减少最终镜像大小
  3. 固定基础镜像版本,避免使用latest标签
  4. 合并RUN指令减少层数
  5. 按变更频率排序指令(低频变更在前)

四、容器网络基础

Docker提供了多种网络模式:

网络模式 描述
bridge 默认模式,通过docker0网桥连接容器
host 容器直接使用主机网络,性能最好但隔离性差
none 无网络连接
overlay 支持多主机容器通信,适合Swarm/Kubernetes集群
macvlan 为容器分配MAC地址,使其在网络上显示为物理设备

Java应用网络注意事项:

  • 避免硬编码IP地址,使用环境变量或服务发现
  • 合理设置连接池大小(如数据库连接池)
  • 考虑使用Sidecar模式处理网络通信

五、容器存储基础

容器存储分为两类:

1. 临时存储

  • 存在于容器可写层
  • 容器删除后数据丢失
  • 适合临时数据、缓存等

2. 持久化存储

  • Bind Mount:直接挂载主机目录

    docker run -v /host/path:/container/path myimage
    
  • Volume:由Docker管理的存储卷

    docker volume create myvol
    docker run -v myvol:/container/path myimage
    
  • tmpfs Mount:内存文件系统

    docker run --tmpfs /app/tmp myimage
    

Java应用存储建议:

  1. 日志文件应输出到挂载卷而非容器内部
  2. 配置文件可通过ConfigMap/Secret注入(Kubernetes中)
  3. 重要数据必须使用持久化存储
  4. 考虑存储性能对应用的影响(如数据库)

总结

深入理解这些容器基础概念是掌握Kubernetes的前提。容器技术为应用提供了:

  • 一致的运行环境
  • 快速的部署能力
  • 高效的资源利用
  • 良好的可移植性

在后续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容器化应用部署到Kubernetes集群中,并实现自动化管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K8s,docker,kubernetes,容器,云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