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中存在的部分难点及相应解决思路

(本文只是笔者看了若干知乎文章与csdn博客后做的一个个人总结,笔者也只是一个刚开始了解深度学习的大一萌新,不要试图对本文抱有任何学术水平的期望


小目标检测

定义:

顾名思义,略。

难点:

1. 由本身定义导致的rgb信息过少,因而包含的判别性特征特征过少。

2. 数据集方面的不平衡。这主要针对COCO而言,COCO中只有51.82%的图片包含小物体,存在严重的图像级不平衡。

3. 目标不仅仅是小,而且是难,存在不同程度的遮挡、模糊、不完整现象。COCO中很大一部分小目标标注都是hard case annotation,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41%的标注都是小目标的情况下,小目标的检测性能还是如此差——因为它们中很大一部分标注都是难以被有效利用的。

基本解决思路:

(打括号表示该思路不常用或效果不理想)

1. 叠加正FPN和倒FPN
(2) 使用GAN增强小目标的表达(如生成伪造的高分辨率的图片或特征?)并对其的表达判断ture和fake。
(3) 利用小物体所处的环境信息或者和其它容易检测的物体之间的relationship来辅助小物体的检测,弥补小目标检测中存在的遮挡和阴影。
4. 增加小物体(anchor)的数量:复制粘贴+多角度+多种对比度+…。
(5) 放大小物体。
6. 加强目标特征:提高小物体loss的权重。
7. 数据增强:缩放增强和马赛克增强。


样本不均衡

定义:

样本(类别)样本不平衡(cl

你可能感兴趣的:(目标检测,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