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多种方式桌面应用程序开发

为什么桌面应用程序很重要

最近完成了几篇关于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的文章,涉及到C#、Python、NodeJS和Java。现在是B/S的天下,我本人做java web开发也已经很多年,但我认为桌面应用程序依然是产品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合集】多种方式桌面应用程序开发_第1张图片

桌面应用程序有更高的权限可访问本地文件,可以做大批量上传、拉取,可以做高性能图像渲染(特别是医疗影像),可以与硬件交互等。这些优点足以让桌面应用程序依然充满活力。

特点 桌面应用程序 Web应用程序
性能 更高的性能,直接利用本地硬件,低延迟 性能受限于网络速度,可能存在较高延迟
深度功能 支持复杂和高性能功能,能够直接访问本地资源 功能受限于浏览器能力,难以与本地硬件直接交互
离线使用 可以离线使用,不依赖网络连接 需要网络连接,通常不支持离线使用
本地硬件 直接访问本地硬件,如打印机、摄像头等 难以直接访问本地硬件,依赖浏览器的功能实现
跨平台性 需要使用不同技术为每个平台开发,跨平台开发较复杂 跨平台性强,可以在任何支持浏览器的设备上运行
安装与更新 需要安装和更新,更新过程可能较复杂 无需安装,自动更新通过浏览器实现
访问限制 只能在安装的设备上使用,不同操作系统需要不同版本 可以通过浏览器在任何设备上访问,无设备限制

桌面应用程序发展

桌面应用程序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计算机技术的古早时期,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技术变革和阶段:

  1. 早期计算机(1940s-1950s) 无图形界面:最初的计算机程序都是基于命令行界面(CLI)的,用户通过键盘输入命令进行交互。早期的应用程序主要用于科研和军事目的,并没有图形化的用户界面。
    磁带和打孔卡片:程序存储和执行通常依赖于磁带、打孔卡片或纸带等介质。
  2. 图形界面的引入(1960s-1970s) 图形界面初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开始开发图形用户界面(GUI)。例如,Xerox Alto(1973)是最早引入图形界面的计算机之一,它包含了窗口、图标、鼠标等概念,成为后来的桌面操作系统的基础。
    分时操作系统:像Multics(1969)这样的操作系统支持多任务和图形化界面的基本概念,成为桌面应用发展的奠基石。
  3. 桌面计算的成熟(1980s) Macintosh和Windows的兴起:1984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款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Macintosh,引入了桌面概念——文件夹、图标、鼠标等,这为后来的桌面应用程序提供了模板。
    Microsoft Windows:1985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1.0,标志着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广泛普及。随着Windows 3.1(1992)和Windows 95的发布,桌面应用程序逐渐普及,成为大众计算机使用的主流方式。
  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1990s) 网络应用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桌面应用程序开始逐渐向网络应用发展。一些传统的桌面应用如电子邮件、浏览器、即时消息工具等开始支持联网功能,变得更加丰富。
    跨平台技术的引入:技术如Java和JavaScript的出现,使得一些桌面应用程序能够跨平台运行。例如,Java的Swing和AWT库为开发跨平台的GUI应用提供了工具。
  5. 移动设备的影响(2000s) 触屏设备的崛起:随着智能手机和触屏设备的流行,传统桌面应用开始受到挑战。许多应用程序开始转向基于Web或移动平台的开发。
    桌面虚拟化:随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进步,桌面应用程序的部署开始向云端迁移,允许用户远程访问桌面环境和应用。
  6. 现代桌面应用(2010s-至今) Electron框架的崛起:2013年,Electron框架的发布使得基于Web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开发桌面应用成为可能。这让许多开发者可以使用相同的代码库开发跨平台的桌面应用,极大简化了开发流程。许多知名应用(如Visual Studio Code、Slack)就是基于Electron开发的。
    现代化设计:随着操作系统对设计风格的提升,桌面应用也逐渐采用现代化、简洁、扁平化的设计。Windows 10、macOS、Ubuntu等操作系统开始引入新的UI设计理念(如Material Design,Fluent Design)。
    云端集成与本地功能结合:许多现代桌面应用不仅具备传统的本地计算能力,还能与云服务进行集成。例如,许多桌面应用提供云同步、在线协作和数据存储功能,增强了桌面应用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7. 未来发展趋势 混合应用:随着Web和桌面应用界限的模糊化,开发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基于Web技术的混合应用程序,结合桌面和云端优势。例如,桌面应用可能会嵌入浏览器组件,或者使用微服务架构进行开发。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集成:未来的桌面应用将可能更加智能化,集成AI助手、自动化功能等,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和高效的工作流程。
    跨平台统一生态:许多操作系统厂商正致力于构建统一的跨平台生态,如Microsoft的UWP、Apple的Universal App等,桌面应用将更加跨平台和多设备兼容。

合集

这是近期列举的各类流行的跨平台桌面应用程序实现方式,各有利弊。

  1. 【桌面程序】PyWebview跨平台桌面应用程序
  2. 【桌面程序】Electron实现跨平台桌面应用程序
  3. 【桌面程序】JavaFX实现跨平台桌面应用程序
  4. 【混合开发】CefSharp+Vue桌面应用程序开发
实现方式 优点 缺点
PyWebview -轻量级,简单易用,依赖较少
- 采用原生Web技术,界面开发简单
- 跨平台支持,能在Windows、macOS和Linux上运行
- 功能和性能受限,难以处理复杂图形和高性能要求的任务
- 不支持复杂的UI组件和动画效果
Electron - 允许使用HTML、CSS、JavaScript进行开发,Web开发者易上手
- 支持跨平台,支持Windows、macOS和Linux
- 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插件支持
- 性能较差,尤其在资源消耗上较为高效
- 程序体积大,内存占用高
JavaFX - 完全本地化的用户界面,性能优于基于Web技术的框架
- 提供丰富的UI组件和控件,适合复杂的桌面应用
- 良好的跨平台支持,支持Windows、macOS和Linux
- 学习曲线较陡,开发效率相对较低
- 与Web技术的集成较为复杂,不适合Web开发者
CefSharp + Vue - 使用Vue框架开发,支持现代Web前端技术,开发效率高
- 利用CefSharp嵌入浏览器,能实现强大的UI和前端交互功能
- 支持跨平台,通过CEF库支持Windows、Linux和macOS
- 需要额外的浏览器组件支持,体积较大
- 性能和资源消耗较高,尤其在低性能设备上
- 依赖CefSharp库,维护和升级较为复杂

参考文献:
https://zhuanlan.zhihu.com/p/74868364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Java,Node.js,桌面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