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调用数据库表实践:基于自然语言的SQL生成与数据查询系统

# 大模型调用数据库表实践:基于自然语言的SQL生成与数据查询系统

## 一、背景与目标

在企业数据管理场景中,非技术人员(如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常常需要通过数据库查询获取关键信息,但直接编写SQL语句存在技术门槛。传统的数据库交互方式依赖专业IT人员,效率较低且响应滞后。本系统通过集成大语言模型(LLM)与数据库技术,实现**自然语言到SQL语句的自动转换**,降低数据查询的技术门槛,提升企业数据利用效率。

## 二、核心技术原理与实现

### 2.1 大模型驱动的SQL生成

系统选用`deepseek-r1:7b`大语言模型作为SQL生成引擎,核心逻辑封装在`generate_sql`函数中()。其技术要点包括:

#### (1)Prompt工程设计

通过严格的`system prompt`约束模型行为:

- 仅输出完整SQL语句(以分号结尾),禁止自然语言解释;

- 强制对齐输入的表结构(字段名、表名必须与`TABLE_SCHEMA`完全一致);

- 支持中文表名/字段名(如示例中的"员工表""姓名")。

用户侧通过`user prompt`传递具体需求,包含表结构描述、查询需求及示例(如:"查询研发部门中工资高于15000元的员工姓名,入职日期,薪资,按入职日期降序排列"),确保生成的SQL符合业务逻辑。

#### (2)生成结果清洗

模型返回内容可能包含Markdown代码块(如```sql)或中间思考过程(如`...`),系统通过正则表达式(`re.sub`)清理冗余信息,最终输出纯净的SQL语句。具体步骤包括:

- 移除`...`标签及内容;

- 清理开头的```sql标记和结尾的```标记;

- 去除首尾换行符,确保输出为严格SQL语句。

### 2.2 数据库交互与数据管理

系统基于`SQLAlchemy`实现数据库操作,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核心功能包括:

#### (1)数据库初始化

- 检查`employee.db`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自动创建`员工表`(字段包含`id`、`姓名`、`部门`、`入职日期`、`工资`);

- 首次初始化时调用`insert_test_data`()插入20条模拟数据(使用`Faker`生成中文姓名、部门等信息),并通过`assert`进行类型校验(如姓名必须为字符串、工资必须为浮点数)。

#### (2)数据查询执行

`query_database`函数()接收生成的SQL语句,通过`pd.read_sql`执行查询并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sql,java,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