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同步]自旋锁spin_lock、spin_lock_irq 和 spin_lock_irqsave 分析

自旋锁的初衷:在短期间内进行轻量级的锁定。一个被争用的自旋锁使得请求它的线程在等待锁重新可用的期间进行自旋(特别浪费处理器时间),所以自旋锁不应该被持有时间过长。如果需要长时间锁定的话, 最好使用信号量。

单处理器的自旋锁

  • 首先,自旋锁的目的如果在系统不支持内核抢占时,自旋锁的实现也是空的,因为单核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不会有内核抢占,从而资源也不会被其他线程访问到。
  • 其次,支持内核抢占,由于自旋锁是禁止抢占内核的,所以不会有其他的进程因为等待锁而自旋.
  • 最后,只有在多cpu下,其他的cpu因为等待该cpu释放锁,而处于自旋状态,不停轮询锁的状态。所以这样的话,如果一旦自旋锁内代码执行时间较长,等待该锁的cpu会耗费大量资源,也是不同于信号量和互斥锁的地方。

简单来说,自旋锁在内核中主要用来防止多处理器中并发访问临界区,防止内核抢占造成的竞争。

自旋锁内睡眠禁止睡眠问题:如果自旋锁锁住以后进入睡眠,而此时又不能进行处理器抢占(锁住会disable prempt),其他进程无法获得cpu,这样也不能唤醒睡眠的自旋锁,因此不相应任何操作。

自旋锁为什么广泛用于内核:自旋锁是一种轻量级的互斥锁,可以更高效的对互斥资源进行保护。自旋锁本来就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同步机制,在SMP之前根本就没这个东西,一切都是Event之类的同步机制,这类同步机制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一旦资源被占用都会产生任务切换,任务切换涉及很多东西的(保存原来的上下文,按调度算法选择新的任务,恢复新任务的上下文,还有就是要修改cr3寄存器会导致cache失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前端,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