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录,仅供参考】
Python的数据类型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容器数据类型和其他数据类型
整数(int):表示不带小数的整数,可正可负,没有长度限制
例如:`5`、`-10`、`0`、`2**100`(大数计算)
浮点数(float):表示带小数的数值,包含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例如:`3.14`、`-2.5`、`1.0e-5`(科学计数法)
特点:浮点数存在精度问题(如`0.1 + 0.2 != 0.3`)
复数(complex):由实部和虚部组成,形式为`a + bj`,`a`是实部,`b`是虚部
例如:`3 + 4j`、`complex(2, 5)`
表示逻辑值,只有两个取值:`True`(真)和`False`(假)
例如:`5 > 3`返回`True`,`1 == 2`返回`False`。
注意:布尔值本质上是整数的子类,`True`等价于`1`,`False`等价于`0`。
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用单引号、双引号或三引号包裹。
例如:`'Hello'`、`"Python"`、`'''多行字符串'''`。
特点: 字符串是不可变对象(修改会生成新字符串)
1、列表(list)
特点:有序、可变的集合,元素用方括号`[]`包裹,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numbers = [1, 2, 3, 4, 5]
mixed = [1, "hello", True, [1, 2]]
2、元组(tuple)
特点:有序、不可变的集合,元素用圆括号`()`包裹(可省略括号)。
point = (3, 4)
colors = ("red", "green", "blue")
3、集合(set)
特点:无序、不重复的集合,元素用花括号`{}`包裹(空集合需用`set()`创建)。
注意:支持集合运算(并集`|`、交集`&`、差集`-`等);元素必须是不可变类型(如数字、字符串、元组),不能包含列表、字典等可变类型。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numbers = {1, 2, 3, 2, 4} # 注意:重复的2会被自动移除
setDemo = set()
4、字典(dict)
特点:键值对(key-value)的无序集合,用花括号`{}`包裹,格式为`{key: value}`。
注意:键必须唯一且为不可变类型(如字符串、数字、元组),值可以是任意类型。
person = {"name": "Alice", "age": 30, "city": "New York"}
scores = {1: "one", 2: "two", 3: "three"}
1、NoneType(空值)
表示一个空对象或不存在的值,只有一个实例`None`
result = None
2、字节类型(bytes 和 bytearray)
bytes:不可变的字节序列,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前缀为`b`
bytesDemo = `b'hello'` # 每个字符对应一个字节
bytearray:可变的字节序列,通过`bytearray()`创建
Python 提供了内置函数来进行类型转换:
int()
:转换为整数float()
:转换为浮点数str()
:转换为字符串list()
:转换为列表tuple()
:转换为元组set()
:转换为集合dict()
:转换为字典x = int("100") # 将字符串转换为整数
y = float("3.14") # 将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
z = str(42) # 将整数转换为字符串
使用type()
函数检查变量的类型:
x = 42
print(type(x)) #
y = "hello"
print(type(y)) #
使用isinstance()
函数检查变量是否属于某个特定类型:
x = 42
print(isinstance(x, int)) # True
print(isinstance(x, float)) #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