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源码08】深入学习React 源码实现——Fiber架构双缓冲(current 与 workInProgress)机制

深入学习React源码实现之双缓冲(current 与 workInProgress)机制

一、双缓冲(current 与 workInProgress)机制历史介绍

React 的 Fiber 架构 是在 React 16 中引入的重大重构,其核心目的是支持异步渲染。在此之前,React 使用的是栈协调器(Stack Reconciler),它采用递归方式处理组件树的更新,无法中断或优先级调度。

在 Fiber 架构中,双缓冲(Double Buffering)技术 被引入用于管理 currentworkInProgress 树之间的切换。这一机制允许 React 在执行更新的过程中保留当前状态,并在完成更新后一次性将结果提交到 DOM。

相关源码文件

  • ReactFiber.old.js
  • ReactFiberWorkLoop.old.js

这两个文件是 React 内部协调器的核心部分,其中定义了 Fiber 对象结构和工作循环逻辑。


二、算法设计思路和详细步骤

1. 双缓冲机制概述

React 使用两棵 Fiber 树:

  • current: 表示当前屏幕上渲染的 UI。
  • workInProgress: 表示正在构建的新版本 UI。

当一次更新开始时,React 会基于 current 创建 workInProgress 树,所有的更新操作都在这棵树上进行。一旦更新完成并通过 commitRoot() 提交,workInProgress 将成为新的 current

2. 工作流程图解

Update Request
      ↓
Create workInProgress from current
      ↓
Perform Work (beginWork / completeWork)
      ↓
Commit workInProgress to DOM
      ↓
Swap current and workInProgress

3. 算法步骤详解

步骤 1:初始化 workInProgress
/**
 * 创建或复用工作进中的 Fiber 节点(WorkInProgress)
 * @param current 当前 Fiber 节点(可能是主机节点或组件节点)
 * @param pendingProps 新的 props
 * @returns 返回工作进中的 Fiber 节点
 */
function createWorkInProgress(current: Fiber, pendingProps: any): Fiber {
  // 尝试获取当前 Fiber 的 alternate(即工作进中的 Fiber)
  let workInProgress = current.alternate;
  
  // 如果 alternate 不存在(说明是初次创建)
  if (workInProgress === null) {
    // 创建一个新的 Fiber 节点作为工作进中的节点
    workInProgress = createFiber(
      current.tag,       // 复用当前 Fiber 的类型(如函数组件、类组件、主机节点等)
      pendingProps,      // 设置新的 props
      current.mode       // 复用当前 Fiber 的模式(如严格模式、并发模式等)
    );
    
    // 复制必要的属性到新的工作进中节点
    workInProgress.elementType = current.elementType; // 组件类型(如函数、类、字符串等)
    workInProgress.key = current.key;                 // 子节点的唯一标识
    
    // 设置双向链表关系
    workInProgress.alternate = current;  // 新节点的 alternate 指向当前节点
    current.alternate = workInProgress;  // 当前节点的 alternate 指向新节点
  } else {
    // 如果 alternate 已存在(说明是复用)
    // 只需要更新 props 和重置 effectTag
    workInProgress.pendingProps = pendingProps;  // 更新为新的 props
    workInProgress.effectTag = NoEffect;         // 重置副作用标记为无效果
  }
  
  // 返回工作进中的 Fiber 节点
  return workInProgress;
}

关键点说明:

  1. 这个函数是 React Fiber 架构中协调(reconciliation)过程的核心部分
  2. 它实现了 Fiber 节点的双缓存机制(current ↔ workInProgress)
  3. 初次渲染时会创建新的 alternate 节点,更新时则复用已有的 alternate 节点
  4. 通过维护双向链表(alternate 指针)来实现快速切换
  5. 每次更新都会重置 effectTag 为 NoEffect,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新的标记
步骤 2:构建 workInProgress 树(beginWork)

遍历整个组件树,调用 beginWork() 方法,根据组件类型(如 FunctionComponent、ClassComponent)决定是否需要重新渲染。

步骤 3:收集副作用(completeWork)

在完成阶段,构建最终的 DOM 结构并标记副作用(如插入、更新、删除等)。

步骤 4:提交阶段(commitRoot)

workInProgress 树提交到真实 DOM,并更新 current 指针。

function commitRoot(root) {
  const finishedWork = root.finishedWork;
  root.current = finishedWork; // 切换 current 指针
  commitMutationEffects(finishedWork, root); // 执行 DOM 更新
}

三、完整代码实现和注释

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双缓冲机制模拟代码:

// 模拟 Fiber 对象结构
class Fiber {
  constructor(tag, key, elementType, pendingProps, mode) {
    this.tag = tag;           // 节点类型标识(如 HostRoot, FunctionComponent, HostComponent 等)
    this.key = key;           // 用于协调(reconciliation)的唯一标识
    this.elementType = elementType; // 组件类型(如函数、类、DOM 标签等)
    this.pendingProps = pendingProps; // 待处理的 props
    this.mode = mode;         // 渲染模式(如 ConcurrentMode, BlockingMode 等)

    // 链表指针
    this.alternate = null;    // 指向另一棵树的对应节点(current ↔ workInProgress)
    this.child = null;        // 指向第一个子节点
    this.sibling = null;      // 指向下一个兄弟节点
    this.return = null;       // 指向父节点

    // 实例相关
    this.stateNode = null;    // 关联的实例(DOM 节点或组件实例)
    this.memoizedState = null; // 记忆化的状态(用于函数组件)
    this.updateQueue = null;  // 更新队列(存储未处理的更新)

    // 副作用相关
    this.effectTag = 'NoEffect'; // 副作用标记(如 Placement, Update, Deletion 等)
  }
}

// 初始化当前 Fiber 树(模拟根节点)
let currentFiber = new Fiber('HostRoot', null, null, null, 'ConcurrentMode');
let workInProgressFiber = null; // 工作进中的 Fiber 树

/**
 * 从当前 Fiber 创建或复用 workInProgress Fiber
 * @param {Fiber} current 当前 Fiber 节点
 * @returns {Fiber} workInProgress Fiber 节点
 */
function createWorkInProgressFromCurrent(current) {
  if (!current.alternate) {
    // 如果 alternate 不存在,创建新的 workInProgress 节点
    workInProgressFiber = new Fiber(
      current.tag,
      current.key,
      current.elementType,
      current.pendingProps,
      current.mode
    );
    // 建立双向链表关系
    workInProgressFiber.alternate = current;
    current.alternate = workInProgressFiber;
  } else {
    // 如果 alternate 已存在,复用已有的节点
    workInProgressFiber = current.alternate;
    // 更新 props 和重置副作用
    workInProgressFiber.pendingProps = current.pendingProps;
    workInProgressFiber.effectTag = 'NoEffect';
  }
  return workInProgressFiber;
}

/**
 * 模拟 beginWork 阶段(开始处理 Fiber 节点)
 * @param {Fiber} current 当前 Fiber 节点
 * @param {Fiber} workInProgress 工作进中的 Fiber 节点
 * @returns {Fiber|null} 返回下一个要处理的子节点或 null
 */
function beginWork(current, workInProgress) {
  console.log('Begin work on:', workInProgress.key || 'root');
  // 这里可以加入 diff 算法判断是否需要更新
  // 模拟返回第一个子节点(实际实现会更复杂)
  return workInProgress.child;
}

/**
 * 模拟 completeWork 阶段(完成处理 Fiber 节点)
 * @param {Fiber} workInProgress 工作进中的 Fiber 节点
 */
function completeWork(workInProgress) {
  console.log('Complete work on:', workInProgress.key || 'root');
  // 模拟构建 DOM 或设置副作用标记
  workInProgress.effectTag = 'Update';
}

/**
 * 模拟 commit 阶段(提交变更到 DOM)
 */
function commitRoot() {
  console.log('Committing root...');
  // 切换当前树为 workInProgress 树
  currentFiber = workInProgressFiber;
  // 清空 workInProgress 树
  workInProgressFiber = null;
}

/**
 * 处理单个工作单元
 * @param {Fiber} unitOfWork 要处理的 Fiber 节点
 * @returns {Fiber|null} 返回下一个要处理的节点或 null
 */
function performUnitOfWork(unitOfWork) {
  const current = unitOfWork.alternate;
  // 开始处理当前节点
  const next = beginWork(current, unitOfWork);
  if (next === null) {
    // 如果没有子节点,完成当前节点的处理
    completeWork(unitOfWork);
  }
  return next;
}

/**
 * 工作循环(模拟 Fiber 架构的协调过程)
 * @param {boolean} isYieldy 是否可中断(模拟并发模式)
 */
function workLoop(isYieldy) {
  let unitOfWork = workInProgressFiber;
  while (unitOfWork !== null) {
    unitOfWork = performUnitOfWork(unitOfWork);
  }
  // 如果不可中断且工作完成,提交变更
  if (!isYieldy && unitOfWork === null) {
    commitRoot();
  }
}

/**
 * 启动更新流程
 */
function scheduleUpdate() {
  // 创建 workInProgress 树
  workInProgressFiber = createWorkInProgressFromCurrent(currentFiber);
  // 开始工作循环
  workLoop(false);
}

// 触发初始更新
scheduleUpdate();

四、设计模式分析

React 的双缓冲机制融合了多种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 应用场景
享元模式 alternate 字段复用已有 Fiber 节点,避免频繁创建对象
职责链模式 beginWork -> completeWork -> commitRoot 形成一条完整的更新链条
命令模式 effectTag 表示要执行的 DOM 操作(Insert、Update、Delete)
观察者模式 通过 updateQueuependingProps 实现组件更新通知

五、10大双缓冲(current 与 workInProgress)机制高频面试题

  1. React 中的 current 和 workInProgress 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切换?

    • current 表示当前渲染的 Fiber 树;workInProgress 是正在构建的新树。更新完成后通过 commitRoot() 切换。
  2. 为什么 React 引入双缓冲机制?解决了什么问题?

    • 支持异步渲染,允许中断和恢复更新过程,提升性能和用户体验。
  3. Fiber 节点中的 alternate 字段有什么作用?

    • 指向另一棵树的对应节点,实现双缓冲的共享与复用。
  4. React 如何创建和复用 workInProgress 树?

    • 初始创建时使用 createFiber(),后续更新时复用 alternate
  5. beginWork 和 completeWork 分别负责什么任务?

    • beginWork 决定是否需要更新子节点;completeWork 收集副作用并准备提交。
  6. effectTag 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常见值?

    • 标记该节点需要执行的 DOM 操作,如 Update, Placement, Deletion
  7. React 是如何保证更新过程中 UI 不闪烁的?

    • 所有更新在 workInProgress 上完成后再统一提交,避免中间状态暴露给用户。
  8. 双缓冲机制对性能有何影响?是否存在内存开销?

    • 增加了一倍的 Fiber 节点数量,但通过复用机制减少了 GC 开销,整体性能可控。
  9. workInProgress 是否总是从 current 克隆而来?有没有例外?

    • 是的,所有更新都基于 current 创建 workInProgress,除非首次挂载。
  10. 在并发模式下,双缓冲机制如何应对多次更新?

    • 通过 expirationTimepriority 控制更新顺序,高优先级更新可中断低优先级更新。

总结

React 的双缓冲机制是其异步渲染能力的核心支撑之一。通过 currentworkInProgress 两棵树的协作,React 实现了高效、安全的状态更新和 DOM 渲染。理解这一机制有助于深入掌握 React 的内部运行原理,也为优化应用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React源码08】深入学习React 源码实现——Fiber架构双缓冲(current 与 workInProgress)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