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面前摆着一堆机器运行日志、传感器读数、电表数据,几十万、几百万条每秒增长的数据流,你会怎么处理?是加人、加脚本,还是干脆放弃实时分析?
过去,时序数据是工业的“副产品”:只是存着、查着。但现在,它成了真正的生产要素。谁能用得更好,谁就能更早发现问题、预测趋势、掌握主动。
但有个问题大家不得不面对,那就是时序数据处理门槛太高了。尤其是 AI 分析,数据要清洗、要贴标签、要写代码,最后跑个模型还不一定准。很多企业知道 AI 有价值,但就是用不上。
而这就是我们打造时序数据分析 AI 智能体 TDgpt 的原因——把这些门槛干掉,只用一条 SQL,就让 AI 真正服务业务现场。
简单说,TDgpt 是一个集成在 TDengine 里的时序数据 AI 智能体,让你可以像写 SQL 一样简单地调用预测、异常检测等 AI 能力。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数据库里的 AI 分析引擎”,专为时序数据打造。
TDgpt 不只是“用得上”,而是真正在业务场景中“落得下去”。在实际项目中,它能够替代大量传统脚本、固定阈值判断,甚至部分依赖人工经验的分析流程,成为企业数据团队可靠且高效的智能助手。接下来,我们就从三个常见的场景出发——用电预测、发电预测和运维预测,带你看看 TDgpt 如何应用在真实业务中。
新能源的麻烦大家都知道:靠天吃饭,波动大。一阵风来得早一点、晚一点,都可能引起调度失误,要不就“弃风”,要不就得临时启用火电兜底,浪费又贵。
在实际项目中,我们用 TDgpt 接入风电场采集的历史发电数据,调用自研的时序预测模型 TDtsfm_1,预测未来每小时的发电功率。准确率提升的同时,也让调度有了提前量,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和罚款。
实战案例回顾:TDengine 的 AI 应用实战——电力需求预测
电力公司天天都在想:明天谁会多用电?哪个片区会爆负荷?调电要早计划,买电要看行情。
我们接入某区域的用电数据,使用 TDgpt 对每日负荷进行预测。相比传统的 HoltWinters 方法,自研模型的表现更稳定、误差更低,能帮助客户更早做出资源调度、采购策略等关键决策。
实战案例回顾:TDengine 的 AI 应用实战——电力需求预测
系统 CPU 忽高忽低,是升级后代码有问题,还是黑客挖矿?磁盘 I/O 飙高,是正常任务在跑,还是哪块硬盘快挂了?
传统运维靠人盯 + 固定阈值,误报、漏报都常见。我们用 TDgpt 接入一组服务器监控数据,只需一句 SQL,背后模型就能基于历史行为建立动态基线,自动识别“非正常波动”。
实战案例回顾:TDengine 的 AI 应用实战——运维异常检测
上面这些例子展示了 TDgpt 在实际业务中的通用能力。但如果你所在的企业对模型效果有更高要求,或者希望将已有算法整合进来,还有更进一步的选择——TDgpt 企业版。
TDgpt 企业版在标准能力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定制化选项和专业服务,帮助你将 AI 深度融入业务流程:
通过这些增强能力,TDgpt 企业版可以适配更复杂、更严苛的应用场景,帮助企业真正实现 AI 驱动的智能化运营。
从预测发电到发现异常,从电力调度到运维管理,TDgpt 正在让原本高门槛的时序数据分析变得更简单、更智能、更可落地。它不仅让 AI 更贴近业务现场,也帮助企业真正把数据“用起来”。如果你也在面对时序数据带来的挑战,或者希望用 AI 打开新的可能,TDgpt 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