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单节点性能瓶颈,提升系统可用性和吞吐量
在传统单机部署模式下,系统的所有服务或应用都运行在单一服务器上。这种模式在小型项目或低并发场景中可能足够,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用户量激增,单节点的性能瓶颈会逐渐显现,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因此,多机部署成为现代分布式系统的核心实践之一。
单机部署的性能受限于硬件资源(CPU、内存、磁盘、网络带宽等),当请求量超过服务器承载能力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问题 | 表现 |
---|---|
响应延迟增加 | 服务器处理请求的速度变慢,用户感知到“卡顿”或“超时”。 |
资源耗尽 | CPU、内存或网络带宽被耗尽,导致服务崩溃或重启。 |
无法横向扩展 | 单节点无法通过增加资源(如升级服务器)来应对高并发,成本高昂且效率低。 |
多机部署的优势:
示例:
单节点部署存在单点故障风险:若服务器宕机,整个系统将不可用。多机部署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可用性:
机制 | 作用 |
---|---|
冗余备份 | 多个节点同时运行相同服务,某节点故障时,流量自动切换到其他节点。 |
健康检查与自动恢复 | 通过心跳检测(如 Eureka、Zookeeper)监控节点状态,故障节点自动剔除并重启。 |
容灾能力 | 跨机房或跨地域部署,避免因区域性故障(如断电、网络中断)导致服务中断。 |
示例:
吞吐量(Throughput)指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单节点的吞吐量受限于硬件性能,而多机部署通过横向扩展实现吞吐量线性增长:
场景 | 单节点 | 多机部署 |
---|---|---|
处理能力 | 固定(如 1000 QPS) | 可扩展(如 1000 * N QPS) |
扩展成本 | 高(需升级硬件) | 低(新增节点即可) |
适用场景 | 小型应用、测试环境 | 生产环境、高并发场景 |
示例:
维度 | 单节点 | 多机部署 |
---|---|---|
性能瓶颈 | 硬件资源限制 | 横向扩展,突破性能上限 |
可用性 | 单点故障风险高 | 冗余设计,高可用性保障 |
吞吐量 | 固定,难以扩展 | 线性增长,适应高并发 |
成本 | 初期低,后期扩容成本高 | 初期较高,但长期更经济 |
“单机部署是起点,多机部署是必然。通过多机部署,系统能应对高并发、高可用、弹性扩展的挑战,成为现代分布式架构的基石。”
(๑•̀ㅂ•́)و✧
在分布式系统中,负载均衡的核心作用是将请求流量动态分配到多个服务器节点,避免单个节点因请求过多而崩溃,同时提升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负载均衡通常与 服务发现组件(如 Eureka、Nacos)结合使用,动态获取可用节点列表:
示例:
// Feign + Ribbon 实现负载均衡
@FeignClient(name = "product-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ServiceClient {
@GetMapping("/api/products")
List getProducts();
}
Feign 会自动调用 Ribbon 的 RoundRobinRule
策略,将请求分发到 product-service
的多个实例。
负载均衡通过动态分配请求,避免部分节点空闲而其他节点过载,从而提升整体资源利用率。
/actuator/health
),剔除故障节点,避免请求发送到不可用实例。示例:
在高并发场景(如电商秒杀、直播平台)中,负载均衡是保障系统不崩溃的关键。
示例:
维度 | 作用 |
---|---|
流量分配 | 动态分配请求,避免单点过载(如轮询、加权轮询、IP 哈希)。 |
资源利用率 | 通过健康检查和动态扩缩容,最大化硬件资源利用率(如 CPU、内存)。 |
高并发支持 | 应对瞬时流量峰值,保障系统稳定性(如限流、熔断、缓存)。 |
“负载均衡是分布式系统的‘交通指挥官’ ,它让请求像车流一样有序流动,避免拥堵和事故,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๑•̀ㅂ•́)و✧
在分布式系统中,单实例部署和多实例部署的流量分配逻辑存在显著差异。当服务部署为多实例时,若未正确配置负载均衡策略,可能会导致请求集中在单一实例,造成资源浪费和性能瓶颈。
在使用 DiscoveryClient
获取服务实例时,若直接通过 getInstances("service-name").get(0)
获取第一个实例,会导致所有请求始终发送到该实例:
List instances = discoveryClient.getInstances("product-service");
ServiceInstance instance = instances.get(0);
String url = "http://" + instance.getHost() + ":" + instance.getPort() + "/api/products";
// 发送请求到固定实例
问题表现:
product-service-1
、product-service-2
),请求始终发送到 product-service-1
。product-service-1
可能过载,而 product-service-2
空闲。实验步骤:
product-service
的两个实例,分别运行在 8081
和 8082
端口。order-service
中通过 DiscoveryClient
获取 product-service
实例列表。8081
端口。现象分析:
get(0)
总是选择第一个实例。Ribbon
或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导致请求未被分发到多个实例。Ribbon 是 Spring Cloud 提供的客户端负载均衡器,支持多种策略(如轮询、随机)。
配置示例:
product-service:
ribbon:
NFLoadBalancerRuleClassName: com.netflix.loadbalancer.RoundRobinRule # 轮询策略
代码示例:
@FeignClient(name = "product-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ServiceClient {
@GetMapping("/api/products")
List getProducts();
}
Feign 会自动结合 Ribbon 的 RoundRobinRule
策略,将请求分发到多个 product-service
实例。
Spring Cloud 2020.0.x 后推荐使用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替代 Ribbon。
配置示例: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ribbon:
enabled: false # 禁用 Ribbon,使用 LoadBalancer
代码示例:
@LoadBalanced
@Bean
public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LoadBalanced
注解会自动将 RestTemplate
配置为负载均衡客户端,请求会被分发到多个实例。
在 product-service
的日志中观察请求来源:
2023-10-05 10:00:00.123 INFO 12345 --- [http-nio-8081] c.example.ProductServiceController : Request from 192.168.1.100:5000
2023-10-05 10:00:01.456 INFO 12345 --- [http-nio-8082] c.example.ProductServiceController : Request from 192.168.1.100:5000
8081
和 8082
端口。使用 JMeter
或 wrk
发送大量请求,观察各实例的请求量是否均衡。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案 |
---|---|---|
请求集中在单个实例 | 未配置负载均衡策略,手动选择第一个实例 | 启用 Ribbon 或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
实例列表顺序固定 | Eureka 返回的实例顺序可能固定 | 使用负载均衡策略(轮询、随机) |
多实例未充分利用 | 未动态分配请求 | 配置 @LoadBalanced 或 RibbonRule |
“负载均衡是分布式系统的‘交通指挥官’ ,它让请求像车流一样有序流动,避免拥堵和事故,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๑•̀ㅂ•́)و✧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 是指在多个服务实例(如服务器、节点、微服务)之间按规则分配请求或任务,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系统的高可用性。
核心思想:
技术场景:
目标 | 说明 |
---|---|
提高系统可用性 | 避免单点故障,当某个实例宕机时,流量自动切换到其他健康实例。 |
优化资源利用率 | 防止部分节点过载,部分节点空闲,最大化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 |
提升系统吞吐量 | 通过多实例并行处理请求,显著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 |
保障用户体验 | 避免因单节点性能瓶颈导致的延迟或超时,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
类比场景:
假设一个团队有 3 名开发人员(A、B、C),他们负责处理用户的 Bug 报告。
getInstances("service").get(0)
)。product-service
实例(8081
、8082
、8083
)。维度 | 类比说明 | 技术目标 |
---|---|---|
动态分配 | 项目经理按规则分配任务 | 请求按策略分配到多个实例 |
资源利用率 | 所有成员工作量均衡 | 所有服务器资源被充分利用 |
高可用性 | 某成员故障时任务自动转移 | 某实例宕机时流量自动切换到其他实例 |
扩展性 | 新增成员后任务自动分配 | 新增服务器实例后自动加入负载均衡池 |
“负载均衡是分布式系统的‘任务调度员’ ,它让请求像团队协作一样高效流动,避免单点过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๑•̀ㅂ•́)و✧
代表工具:Nginx、HAProxy、Apache LoadBalancer
核心特点:负载均衡逻辑由独立的中间件(如 Nginx)完成,客户端无需感知服务实例的分布。
请求流程:
服务清单存储:
upstream
配置)。代表工具:Ribbon(已弃用)、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推荐)
核心特点:负载均衡逻辑由客户端应用完成,客户端直接从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实例列表并执行分配策略。
请求流程:
服务清单存储:
维度 | 服务端负载均衡(Nginx) | 客户端负载均衡(Ribbon/LoadBalancer) |
---|---|---|
服务清单存储 | 集中式(负载均衡器配置文件或注册中心) | 客户端本地缓存(如 Eureka Client 缓存) |
负载均衡逻辑 | 由负载均衡器(如 Nginx)执行 | 由客户端应用(如 Feign + Ribbon)执行 |
服务发现 | 需额外配置服务发现(如 Nginx + Consul) | 与服务注册中心(如 Eureka)深度集成 |
扩展性 | 扩容需更新负载均衡器配置 | 自动感知服务实例变化(通过注册中心) |
适用场景 | 传统架构、混合架构 | 微服务架构、云原生环境 |
服务端负载均衡(Nginx) :
客户端负载均衡(Ribbon) :
场景 | 推荐方案 | 原因 |
---|---|---|
传统架构 | 服务端负载均衡(Nginx) | 简单易用,无需改造现有系统。 |
微服务架构 | 客户端负载均衡(Ribbon/LoadBalancer) | 与服务发现(如 Eureka)深度集成,支持动态扩缩容。 |
高可用需求 | 服务端 + 客户端混合模式 | 服务端负载均衡保障基础可用性,客户端负载均衡优化动态扩展能力。 |
云原生环境 | 客户端负载均衡(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 与 Kubernetes、Service Mesh(如 Istio)兼容性更好。 |
RestTemplate
添加 @LoadBalanced
注解@LoadBalanced
是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的核心注解,用于标记 RestTemplate
或 WebClient
为负载均衡客户端。
代码示例: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estTemplateConfig {
@Bean
@LoadBalanced // 标记为负载均衡客户端
public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
@LoadBalanced
会将 RestTemplate
与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集成,自动处理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逻辑。RestTemplate
会直接调用硬编码的 URL,无法实现负载均衡。在调用远程服务时,直接使用服务名(如 product-service
) ,而非硬编码的 IP 和端口。
代码示例: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Order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GetMapping("/orders/{id}")
public String getOrder(@PathVariable String id) {
// 使用服务名调用,而非硬编码地址
String url = "http://product-service/product/{id}";
return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url, String.class, id);
}
}
product-service
是服务注册中心(如 Eureka、Nacos)中注册的服务名。RestTemplate
会自动从注册中心获取 product-service
的实例列表,并根据负载均衡策略选择目标实例。启动多个 product-service
实例,分别使用不同端口(如 9090
、9091
、9092
),并确保它们都注册到服务发现组件(如 Eureka)。
启动命令示例:
# 启动第一个实例
java -jar product-service.jar --server.port=9090
# 启动第二个实例
java -jar product-service.jar --server.port=9091
# 启动第三个实例
java -jar product-service.jar --server.port=9092
服务注册:确保每个实例的 application.yml
中配置了服务名: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product-service
验证方法:
product-service
的控制器中添加日志,记录请求的来源端口。@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ProductController {
@GetMapping("/product/{id}")
public String getProduct(@PathVariable String id) {
System.out.println("Request handled by port: " + serverPort());
return "Product ID: " + id;
}
private int serverPort() {
return Integer.parseInt(System.getProperty("server.port"));
}
}
2. 发送请求:通过 order-service
发送多次请求,观察日志输出。
预期结果:
Request handled by port: 9090
Request handled by port: 9091
Request handled by port: 9092
Request handled by port: 9090
...
9090
、9091
、9092
三个实例。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的默认策略是 轮询(Round Robin) ,即依次将请求分发到每个实例。
验证策略:
product-service:
ribbon:
NFLoadBalancerRuleClassName: com.netflix.loadbalancer.RandomRule
org.springframework.cloud
spring-cloud-starter-loadbalancer
eureka:
client:
service-url: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8761/eureka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EurekaClient // 注册到 Eureka
public class ProductService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ProductServiceApplication.class, args);
}
}
问题 | 解决方案 |
---|---|
请求未分配到多个实例 | - 确保 @LoadBalanced 注解已添加。 - 检查服务是否成功注册到 Eureka。 - 确认 product-service 的服务名与调用方一致。 |
请求始终分配到同一个实例 | - 检查是否启用了负载均衡策略(如 RandomRule )。 - 确保多个实例已启动并注册。 |
服务发现失败 | - 检查 Eureka Server 地址是否正确。 - 确保 eureka.client.service-url.default-zone 配置正确。 |
步骤 | 操作 |
---|---|
1. 添加注解 | 在 RestTemplate 上添加 @LoadBalanced ,启用负载均衡功能。 |
2. 使用服务名 | 在 URL 中使用服务名(如 http://product-service/product/{id} ),而非硬编码地址。 |
3. 启动多实例 | 启动多个服务实例,确保它们注册到服务发现组件(如 Eureka)。 |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是微服务的‘调度器’ ,通过服务名和负载均衡策略,让请求像接力赛一样在多个实例间传递,避免单点过载。”
(๑•̀ㅂ•́)و✧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提供了多种内置的负载均衡策略,开发者可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策略。
product-service-1
、product-service-2
、product-service-3
,循环往复。代码示例: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LoadBalancerConfig {
@Bean
public ReactorLoadBalancer randomLoadBalancer(Environment environment, LoadBalancerClientFactory factory) {
return new RoundRobinLoadBalancer(factory, environment.getProperty("service.name"));
}
}
配置示例:
product-service:
ribbon:
NFLoadBalancerRuleClassName: com.netflix.loadbalancer.RandomRule
注意: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已逐步替代 Ribbon,建议使用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的配置方式。
若需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如随机策略),需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RandomLoadBalancer
Bean 并注入容器创建一个自定义的负载均衡器,实现 ServiceInstanceListSupplier
接口。
代码示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client.ServiceInstan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client.loadbalancer.ServiceInstanceListSuppli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reactor.core.publisher.Flux;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
@Component
public class RandomLoadBalancer implements ServiceInstanceListSupplier {
private final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ServiceId() {
return "product-service"; // 服务名
}
@Override
public Flux> get() {
return Flux.defer(() -> {
List instances = getInstances();
if (instances.isEmpty()) {
return Flux.empty();
}
// 随机选择一个实例
int index = random.nextInt(instances.size());
return Flux.just(List.of(instances.get(index)));
});
}
private List getInstances() {
// 从注册中心获取实例列表(此处需结合 Eureka/Nacos 实现)
// 示例中简化为硬编码
return List.of(
new DefaultServiceInstance("product-service", "192.168.1.1", 9090, false),
new DefaultServiceInstance("product-service", "192.168.1.2", 9091, false),
new DefaultServiceInstance("product-service", "192.168.1.3", 9092, false)
);
}
}
@LoadBalancerClient
指定服务与策略配置类通过 @LoadBalancerClient
注解,将自定义策略绑定到特定服务。
代码示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client.loadbalancer.LoadBalancerCli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client.loadbalancer.LoadBalancerPropertie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loadbalancer.annotation.LoadBalancerCli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LoadBalancerClient(name = "product-service", configuration = RandomLoadBalancerConfig.class)
public class RandomLoadBalancerConfig {
// 配置类内容
}
关键点:
@LoadBalancerClient
的 name
属性需与服务名一致(如 product-service
)。configuration
属性指向自定义策略的配置类。配置类不使用 @Configuration
@LoadBalancerClient
会自动扫描配置类,无需显式标注 @Configuration
。src/main/java
下的包)。服务实例获取方式
DefaultServiceInstance
仅为演示,实际应通过 DiscoveryClient
或 ServiceInstanceListSupplier
获取实例。策略生效验证
product-service
实例,发送请求观察日志,确认请求是否随机分配到不同实例。策略 | 适用场景 | 特点 |
---|---|---|
轮询 | 服务性能相近、需均匀分配流量 | 简单高效,但可能因实例性能差异导致负载不均 |
随机 | 流量均匀、无状态服务 | 避免请求集中,但无法感知实例负载 |
加权轮询 | 实例性能差异较大 | 根据权重分配流量(需自定义实现) |
最少连接数 | 长连接场景(如数据库连接池) | 优先分配给当前连接数最少的实例 |
RoundRobinRule
),适合大多数场景。@LoadBalancerClient
绑定策略类,避免直接修改全局配置。ServiceInstanceListSupplier
动态获取实例列表,确保策略与服务发现集成。Prometheus + Grafana
监控实例负载,动态调整策略。Health Check
确保故障实例被自动剔除。“负载均衡策略是系统的‘调度员,选择合适的策略能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轮询适合公平分配,随机适合无状态服务,而自定义策略则为复杂场景提供灵活性。”
(๑•̀ㅂ•́)و✧
LoadBalancerInterceptor
是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的核心组件,用于拦截 RestTemplate
的请求,实现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
作用:
RestTemplate
发送 HTTP 请求前,拦截请求 URL,解析服务名(如 product-service
)。工作原理:
LoadBalancerInterceptor
是 ClientHttpRequestInterceptor
的实现类,通过 RestTemplate
的 intercept
方法介入请求流程。ReactorLoadBalancer
)选择目标实例。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LoadBalancerInterceptor implements ClientHttpRequestInterceptor {
private final LoadBalancerClient loadBalancerClient;
public LoadBalancerInterceptor(LoadBalancerClient loadBalancerClient) {
this.loadBalancerClient = loadBalancerClient;
}
@Override
public ClientHttpResponse intercept(HttpRequest request, byte[] body, ClientHttpRequestExecution execution) throws IOException {
// 解析 URL 中的服务名
URI originalUri = request.getURI();
String serviceId = extractServiceId(originalUri);
// 从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实例列表
List instances = loadBalancerClient.getInstances(serviceId);
// 调用负载均衡器选择实例
ServiceInstance instance = loadBalancerClient.choose(serviceId);
// 替换 URL 中的服务名为真实地址
URI newUri = UriComponentsBuilder.fromUri(originalUri)
.host(instance.getHost())
.port(instance.getPort())
.build()
.toUri();
// 重写请求 URI 并继续执行
HttpRequest newRequest = new HttpRequestWrapper(request, newUri);
return execution.execute(newRequest, body);
}
}
product-service
)轮询实现逻辑:
String url = "http://product-service/api/products";
UriComponentsBuilder
提取服务名 product-service
。LoadBalancerClient
(如 EurekaLoadBalancerClient
)从注册中心(如 Eureka Server)获取服务实例列表。代码示例:
List instances = loadBalancerClient.getInstances("product-service");
// 返回类似 [192.168.1.1:9090, 192.168.1.2:9091, 192.168.1.3:9092]
@LoadBalancerClient
配置随机、加权轮询等策略。int index = counter.getAndIncrement() % instances.size();
ServiceInstance instance = instances.get(index);
随机选择逻辑:
Random
类随机生成索引。int index = new Random().nextInt(instances.size());
ServiceInstance instance = instances.get(index);
http://product-service/api/products
替换后 URL:
http://192.168.1.1:9090/api/products
UriComponentsBuilder
构建新的 URI,替换主机和端口。RestTemplate
发送到实际实例。[RestTemplate 发送请求] ↓ [LoadBalancerInterceptor 拦截请求] ↓ [解析 URL 中的服务名(如 product-service)] ↓ [从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实例列表] ↓ [负载均衡器选择一个实例] ↓ [替换 URL 中的服务名为真实地址] ↓ [发送请求到目标实例]
组件 | 作用 |
---|---|
LoadBalancerInterceptor |
拦截请求,执行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 |
LoadBalancerClient |
与注册中心交互,获取服务实例列表。 |
ReactorLoadBalancer |
实现负载均衡算法(轮询、随机等),选择目标实例。 |
ServiceInstanceListSupplier |
动态获取服务实例列表(如通过 Eureka、Nacos)。 |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http://product-service/api/products", String.class);
product-service
。product-service
的三个实例:[192.168.1.1:9090, 192.168.1.2:9091, 192.168.1.3:9092]
192.168.1.1:9090
192.168.1.2:9091
192.168.1.3:9092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http://192.168.1.1:9090/api/products", String.class);
/actuator/health
接口检测实例状态,自动剔除故障节点。步骤 | 关键组件 | 实现方式 |
---|---|---|
解析服务名 | LoadBalancerInterceptor |
通过 UriComponentsBuilder 提取服务名。 |
获取实例列表 | LoadBalancerClient |
与注册中心(如 Eureka)交互,获取实例列表。 |
选择实例 | ReactorLoadBalancer |
轮询、随机等策略选择目标实例。 |
替换 URL | LoadBalancerInterceptor |
使用 UriComponentsBuilder 替换服务名为真实地址。 |
“LoadBalancerInterceptor 是请求的‘导航员,它将抽象的服务名转换为具体的实例地址,让请求精准到达目标服务。”
(๑•̀ㅂ•́)و✧
"部署不是终点,而是新旅程的起点!"
负载均衡就像系统的“交通指挥官”,通过智能分配流量,让每个节点都能高效运转。它的核心价值体现在:
举个栗子:
假设你有3台服务器处理用户请求,负载均衡器会根据策略(如轮询)分配任务。如果其中一台服务器突然“罢工”,其他两台会自动接管,用户几乎察觉不到变化!
更多负载均衡算法
生产环境部署优化
Docker Compose
简化多容器编排 Deployment
+ Service
实现自动扩缩容 Nginx Ingress
或 Traefik
实现 HTTP 路由和负载均衡 ClusterIP
(集群内访问)NodePort
(暴露端口到外网)LoadBalancer
(云厂商自动创建负载均衡器)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官方文档:
https://spring.io/projects/spring-cloud-loadbalancer
@Bean
public ReactorLoadBalancer loadBalancer() {
return new RoundRobinLoadBalancer(new ArrayList<>(), "my-service");
}
Kubernetes 官方文档:
Service | Kubernetes
Service
与 Ingress
的关系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
(HPA)配置
通过本章的实战演练,你已经掌握了 Spring Cloud 多机部署 的完整流程,从环境搭建、数据库配置到负载均衡策略的落地,每一步都为你构建了一个 高可用、可扩展、易维护 的分布式系统基础。
现在,你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架构的设计师!
Ribbon
、LoadBalancer
、Consul
),让你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底层复杂性。记住:
“真正的系统架构,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追求在不确定性中保持稳定。”
深入学习云原生技术
Helm
、Operator
、Service Mesh
),让系统更智能、更自治。性能调优与监控体系
安全与合规
多机部署和负载均衡只是分布式系统的起点,未来的你可能会面对更复杂的场景(如跨数据中心容灾、服务网格、Serverless 架构)。但请记住:
“每一个伟大的系统,都是从一个小的负载均衡策略开始的。”
现在,拿起你的代码编辑器,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变成实际的系统吧!
愿你的服务永不宕机,流量永不爆表,代码永无 Bug!✨
“技术的尽头是实践,而实践的终点是不断突破!”
—— 永远热爱技术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