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中TCP三次握手的实现机制详解

TCP三次握手是建立可靠网络连接的核心过程,其在内核中的实现涉及复杂的协议栈协作。本文将深入分析Linux内核中三次握手的实现机制,涵盖客户端与服务端的分工、关键函数调用、协议号验证及数据包处理流程。


一、三次握手的整体流程

三次握手分为三个阶段,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交换SYN、SYN-ACK和ACK包完成连接建立。内核通过状态机驱动各阶段处理,核心流程如下:

  1. 第一次握手(SYN)

    • 客户端:调用connect()触发内核处理,通过tcp_v4_connect()初始化连接参数,构造SYN包并发送。

    • 关键函数tcp_connect()tcp_transmit_skb()

    • 状态转换TCP_SYN_SENT

  2. 第二次握手(SYN-ACK)

    • 服务端:接收SYN包后,创建半连接(存储于SYN队列),发送SY

你可能感兴趣的:(编程,#,C语言,网络,linux,网络,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