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流程与材料全解析

国家出台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制度,为行业健康发展筑牢坚实防线。

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流程

前期准备与自查

企业在着手备案前,需对自身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审视技术应用场景是否合理、信息收集是否遵循 “最小必要” 原则、存储与传输环节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

个人信息保护业务系统注册登录

备案采用线上办理模式,企业需登录 “个人信息保护业务系统”在该系统中完成注册流程,准确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信息、联系方式等,确保信息真实有效,以便后续沟通与监管。​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申请

登录系统后,企业进入备案申请页面,依据系统提示,依次填写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详细信息。如应用场景描述(是用于门禁管理、考勤系统还是其他)、技术供应商信息(若有)、预计存储人脸信息数量、信息存储期限等。以一家写字楼采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为例,需清晰说明门禁覆盖区域、每天预计识别的人流量以及人脸信息计划存储时长等关键内容。​

等待审核与反馈

提交备案申请后,进入审核阶段。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将依据相关法规政策,对企业提交的备案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周期通常在一定工作日内,期间若发现信息不完整或存在疑问,网信部门会通过系统反馈给企业,要求补充或更正材料。企业需密切关注系统消息,及时响应审核意见,确保审核顺利推进。​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流程与材料全解析_第1张图片

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材料​

企业基本信息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企业联系方式,包括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保障监管部门能随时与企业沟通。​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情况说明

详细阐述技术应用方案,涵盖技术原理、应用流程、使用范围等。如一家金融机构采用人脸识别进行远程开户,需说明从用户面部采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到比对验证的完整流程,以及该技术在哪些业务环节使用,仅限线上开户还是涉及其他金融服务场景。​

个人信息保影响评估报告

报告需分析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对个人信息权益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信息收集风险、存储风险、使用风险等,并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例如,企业可阐述采用加密存储技术防止信息泄露、建立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制度避免信息滥用等措施。​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流程与材料全解析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脸识别备案,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流程,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材料,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代办,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人脸识别备案,个人信息保护业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