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RFBa03Vb-1627961186541)(/Users/acetian/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10728160224635.png)]
在计算机内部增加了通信功能,把远程的输入输出设备通过通信线路直接和计算机的主机相连,用户在终端输入信息的同时,主机也能处理信息,最后再将处理的结果通过通信线路回送给远程用户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hdzwFtYS-1627961186557)(/Users/acetian/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10728161731992.png)]
ARPANET的标准协议:
由于技术上的不足,使得具有相同厂家,相同型号的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但是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无法进行数据通信。
TCP/IP协议
ISO的OSI/RM规范
由于ARPANET网络的维护费用日以高昂,把ARPANET分成了两个网络:MILNET(军网),ARPANET(民网)
1984年,ISO推出因特网的协议规范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
物理层:只负责传输0 1 二进制比特流
功能: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
帧:数据链路层完成从物理层到网络层的过度、准备工作
功能:
网络层:负责路由寻址和广播
功能:
传输层: 负责建立一个可靠的端到端的链接,包括数据核对和初步整理。
功能: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拆除会话,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
数据传输的“中间商”角色,负责数据传输的“售后服务”。
功能:
注意:传输层和会话层一般结合使用
表示层:表示数据形式,完成对传输数据的转化
功能:
应用层:所有应用程序的网络在此展开,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功能:
一是数据通信原理
二是对等会话原理
数据通信原理
发送端自上而下传输(直到物理层),接收端自下而上传输(直到发送端发起通信的层次)
对等会话原理
发送端和接收端只有在对等层才可以进行通信,不同层次传输的数据格式不一样:
发送端每经过一层(物理层除外)都要在原数据上进行协议封装,即最前面加装一个本层所使用协议的协议头;接收端每经过一层都要对原数据进行协议解封装,即去掉原数据最前面的上层协议头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2KUysSWm-1627961186561)(/Users/acetian/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10729165334481.png)]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nRaplfUy-1627961186567)(/Users/acetian/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10729170040896.png)]
功能
在物理连接(网线和电脑之间)之上,实现逻辑链路(用到的协议)的连接(拨号连接)
接口卡(网卡):具有物理地址,即MAC地址
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协议
差错校验机制:每一端必须知道对方的IP地址,没有办法把本端的IP地址通知给另一端;如果一条串行线路用于SLIP,那么它不能同时使用其他协议。
数据报: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基本单元,它携带了要从计算机传递到目的的计算机信息。
数据包:是TCP/IP协议通信传输中的数据单位,单个信息被划分为多个数据块,这些数据块被称为包。
路由: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接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
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MAC,每个网卡都有的唯一的硬件地址
每个网卡的硬件地址都是由厂商所提供,而且每个地址都是唯一的,在网络上不允许有重复的硬件地址出现。
IP地址对应到MAC
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
MAC到IP地址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saM9j18-1627961186569)(/Users/acetian/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10730164850619.png)]
功能
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路由寻址、传递数据报
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
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
负责在主机之间寻址
设定路由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
报告错误(网络的错误检测,主机故障等)
控制消息
Ping程序
TCMP:在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ICMP协议是一种面相无连接的协议,用于传输出错报告控制信息。
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协议,它对于网络安全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ICMP提供一致易懂的出错报告信息。发送的出错报文返回到发送原数据的设备,因为只有发送设备才是出错报文的逻辑接受者。发送设备随后可根据ICMP报文确定发生错误的类型,并确定如何才能更好地重发失败的数据包。但是ICMP唯一的功能是报告问题而不是纠正错误,纠正错误的任务由发送方完成。
我们在网络中经常会使用到ICMP协议,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用于检查网络通不通的Ping命令(Linux和Windows中均有),这个“Ping”的过程实际上就是ICMP协议工作的过程。还有其他的网络命令如跟踪路由的Tracert命令也是基于ICMP协议的。
端口是通过端口号来标记的,端口号只有整数,范围是从0到65535
端口有什么用呢?
主机是怎么区分不同的网络服务呢?
服务器一般都是通过知名端口号来识别的。netstat -a -n
主要负责用户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协调设备和软件的多样性问题;解决系统中文传输问题。
以下是常见的应用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DNS:域名系统
Telnet:远程终端协议
IMAP: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
POP3:邮局协议版本3
IP地址的为32位长
每个IP地址被分成四组,每组8位,用句点隔开
每组数字的大小范围为0—255
10000011 01101011 00010001
131.107.3.17
IP地址由两部分构成:网络位+主机位
每个地址包含两部分:网络和主机。IP地址中网络部分可以说明该设备是否属于A类、B类、C类、D类或E类网。
网络类 | 最高位 | 网络id | 网络数 | 主机数 | 网络号范围 |
---|---|---|---|---|---|
A类 | 0 | 8位 | 126 | 16777214 | 1~127 |
B类 | 10 | 16位 | 16384 | 65534 | 128~191 |
C类 | 110 | 24位 | 2097152 | 254 | 192~223 |
D类 | 1110 | 广播地址 | |||
E类 | 1111 | 保留试验 |
网络号
10
127(环路测试,127.0.0.1指本机)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x.x
主机号
全0(表示子网)
全1(广播)
为什么要使用掩码技术
掩码技术的实现方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HwjUL2SX-1627961186570)(/Users/acetian/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10803103543084.png)]
使用子网掩码是为了要区分一个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由连续的1和0构成
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255.255.0.0 255.255.255.0
子网掩码中可以出现的数字:
0 128 192 224 240 248 252 254 255
与
或
非
非/Not
操作数 | 值 |
---|---|
1 | 0 |
0 | 1 |
与/And
操作数1 | 操作数2 | 值 |
---|---|---|
1 | 0 | 0 |
1 | 1 | 1 |
0 | 1 | 0 |
0 | 0 | 0 |
或/OR
操作数1 | 操作数2 | 值 |
---|---|---|
1 | 0 | 1 |
1 | 1 | 1 |
0 | 1 | 1 |
0 | 0 | 0 |
如何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在同一个子网中
IP地址 and 子网掩码 = 网络ID
Ipconfig
Ipconfig/all
displaydns:显示DNS客户解析缓存的内容
flushdns:刷新并重设 DNS 客户解析缓存的内容
DNS在进行解析的时候会生成缓存,以便下次访问同样域名时,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