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日志切割(自己随记,有幸帮到您是我的荣幸)

1.创建文件(随意路径创建即可),文件名随意,示例用 (cuttingLog)

mkdir cuttingLog

2.编辑文件内容

/home/app/xxx.log{
		copytruncate  
		daily  
		rotate 7  
		compress  
		missingok  
		size 5M
		dateext
		olddir /home/app/log
	}

        copytruncate   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切换,不会影响log
        daily                 每天运行内容
        rotate 7            保存7个日志文件,也就是说如果进行了8次日志轮替,就会删除第一个备份日志
        compress         日志轮替时,旧的日志进行压缩
        missingok         如果日志不存在,则忽略该日志的警告信息
        size 5M            日志文件大于5M 时进行切割
        dateext             切割后日志文件会附加YYYYMMDD日期后缀
        olddir                转储后的日志文件放入指定的目录,必须和当前日志文件在同一个文件系统

3.创建存放切割完日志文件的目录(创建目录必须要与cuttingLog中olddir的目录一致)

mkdir /home/app/log

4.将cuttingLog文件移动到linux自带的切割日志目录下

mv cuttingLog /etc/logrotate.d

5.添加定时任务(可以手动修改到当前时间后几分钟查看有没有执行切割日志脚本)

 (由于上边的操作手动执行可以 两天没有自动执行 所有启用一个定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日志切割,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