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学习笔记--66 MCU的DMA简介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访问)是MCU中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机制,它允许外设与存储器之间或存储器与存储器之间直接传输数据,而无需CPU的持续干预。

1、DMA的基本原理

1.1 核心概念

1)DMA控制器作为独立的硬件模块,可在不占用CPU资源的情况下管理数据传输

2)CPU只需初始化DMA传输,完成后通过中断或标志位获知传输状态

1.2 工作流程

1)配置源地址、目标地址、传输长度和传输模式;

2)启动DMA传输;

3)DMA控制器接管总线控制权;

4)完成传输后产生中断通知CPU

2、DMA的主要特点

2.1 优势

1)显著降低CPU负载,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2)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3)减少功耗(CPU可以进入低功耗模式)

2.2 技术指标

1)传输宽度(8/16/32位);

2)传输模式(单次/循环);

3)优先级管理;

4)中断能力

3、DMA的典型应用场景

3.1 常见用途

1)高速ADC数据采集;

2)串口通信大数据量传输;

3)存储器间数据搬移;

4)显示控制器帧缓冲更新

3.2 具体示例

1)STM32中ADC+DMA实现自动采样;

2)ESP32中SPI+DMA实现高速显示屏刷新;

3)NRF52中UART+DMA实现低功耗数据接收

4、DMA使用注意事项

4.1 常见问题

1)缓存一致性问题(尤其在有Cache的MCU上);

2)总线冲突和仲裁;

3)传输对齐问题

4.2 优化建议

1)合理设置DMA优先级;

2)使用适当的数据对齐方式;

3)考虑使用双缓冲减少等待时间;

4)在支持Cache的MCU上注意缓存一致性

5、不同MCU的DMA实现对比

特性 STM32 ESP32 NRF52
通道数 多通道(8-16) 8个DMA通道 易于使用的DMAC
传输类型 外设↔内存,内存↔内存 外设↔内存 外设↔内存
特色功能 双缓冲,循环模式 链式DMA 低功耗优化

6、小结

        DMA是现代MCU中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技术,合理使用可以大幅提升系统性能并降低功耗。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MCU型号和需求进行优化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