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训练营(十):模型部署,从Jupyter到生产环境

大家好!欢迎来到机器学习训练营的第十天,也是本系列的收官之战。经过九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从数据清洗到模型调优的全流程技能,但一个仅在 Jupyter Notebook 中运行的模型,就像实验室里的完美标本——它无法真正创造价值。今天,我们将解锁机器学习的最后一公里:模型部署,让你的代码从“玩具”蜕变为真正的生产力工具!


一、为什么需要模型部署?

  • 业务价值落地:模型只有接入真实业务系统(APP/网站/物联网设备),才能驱动决策

  • 性能工程化:生产环境需应对高并发、低延迟、容错恢复等挑战

  • 持续迭代:通过监控和反馈闭环,实现模型动态更新


二、模型部署核心流程

模型保存 → API服务构建 → 容器化封装 → 云服务部署 → 监控与更新


三、从开发到生产:四大部署方案

方案 1:轻量级 Web 服务(Flask/FastAPI)

适用场景:快速原型验证、小规模内部应用

  • 模型训练与保存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svm import SVC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import joblib

# 加载数据

iris = load_iris()

X, y = iris.data, iris.target

# 划分训练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

    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 训练模型

model = SVC(probability=True)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评估模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print(f"模型准确率:{accur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jupyter,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