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创产业链交易结构的转变,看信创厂商的突围路径

一.采购模式变化

框架协议采购普及:如x省准备采用的模式,通过与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约定一定时期内的采购事项和条件,便于批量采购和片区统一采购,提高采购效率和规模效应。

批量采购与统一采购增多:集中大量采购需求,与供应商谈判获取更优惠价格和条件,常与框架协议采购结合使用,适合标准化程度高的信创产品。地方政府或大型机构整合下属单位或部门的采购需求,进行统一招标和采购,通常由央国企主导,能有效整合资源和降低采购成本。

软硬一体解决方案采购趋势:采购方倾向于采购包含硬件、软件及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而非单独采购某一产品,这要求供应商具备整合能力。

二.交易结构转变

市场集中度提高:框架协议采购和批量采购等模式,使采购向少数大型供应商集中,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技术整合能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如整机与操作系统捆绑采购模式,可能加剧市场集中度,利于头部企业巩固市场地位。

技术整合能力要求提升:软硬一体解决方案采购要求供应商具备更强技术整合能力,提供兼容性强、稳定性高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这促使产业链各环节加强合作,形成更紧密的产业生态,提升整个产业链竞争力。

议价能力向采购方倾斜:统一采购和批量采购使采购方议价能力增强,对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要求更具主导性,供应商需在满足采购方需求的同时,努力控制成本、提升效率,以维持利润空间。

竞争格局变化:采购模式变化促使企业重新定位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角色,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等方式寻求差异化竞争,而另一些企业则可能因无法适应新要求而逐渐被边缘化,产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塑。

产业链协同加强:采购模式转变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合作,上游供应商需与中游集成商、开发商紧密配合,开发适配产品;中游企业要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下游用户反馈需求,引导产业链调整方向,整个产业链协同性显著加强。

三.对部分集成商和厂商的启示

垂直领域技术攻坚: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满足采购方对综合解决方案的需求。

挖掘细分市场需求:关注县乡级市场及教育、医疗等细分行业,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避开与头部企业的正面竞争。

强化服务与售后支持:在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通过提供优质的本地化适配、售后支持等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探索差异化竞争策略: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如信创+AI、信创+物联网等差异化赛道,开发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信创衍生服务:

培训与咨询服务:为地方政府提供国产化转型规划、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

运维托管服务:承接央国企总包项目的后期运维,如数据库优化、安全加固、系统运维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