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直播来到第七章,讨论也基本接近尾声。下面先从一点设计细节切入,再深入聊聊分身雇佣的雏形与平台的后续发展思路。
这是个相当敏感的问题,毕竟没人希望分身在自己不知情时贸然说出什么涉及隐私的细节。
虽然外挂知识库在原则上只容纳立场/性格/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但单凭这些似乎又不足以生动地反映一个人的现状,特别是近期行为与最新动态。
而答案,就隐藏在传统社交模式之下——朋友圈内容,是我们了解好友、启发话题的绝佳素材。更重要的是,朋友圈属于由用户明确认可的开放信息,适合被纳入对话内容或作为开场白。通过提及这部分动态和近况,EIDGO心我中的分身将拥有远超同类产品的丰富细节和鲜活生命力。
所以,欢迎各位朋友在体验产品时多发动态,让这个刚刚起步的新世界更加多彩。
之前的章节提到,开放自由创作的场景既是每位用户分享想象的门户,也是赚取积分收入、支持分身探索的重要渠道。那除了场景设计阶段的环境/氛围/人群特征之外,还有哪些方式能够体现场景的差异属性?
分身租赁与分身雇佣是EIDGO心我项目希望达成的远期目标,强调以个人特质与价值主张为切入点,给大模型天然具备的知识储备安上“脑袋”。而分身雇佣的第一步,不妨就在场景中尝试落地。
创作者可以为自己的场景指定“店员”。在未雇佣真人分身的情况下,店员智能体直接调用大模型,且不设记忆库,因此既无法与顾客建立熟络关系、也不会表现出个性/立场/习惯。这种过渡性的方案可供创作者先期摸索自己场景的潜在受众,为后续雇佣真人分身奠定基础,同时也在体验效果上留出提升空间。
在这种双向选择的雇佣关系中,场景创作者可以结合受众喜好挑选具备合适特质的分身,分身所有者则根据雇主开出的积分报酬与工作时段灵活选择,通过市场自主调节建立起稳定的积分流通循环(如周内工作时段报酬相对较低,晚间及周末等用户自主操作高峰期报酬较高)。
项目的经济模型设计是EIDGO心我的主要短板,自然需要在测试期间着重观察和调整。目前计划在beta测试的半个月及正式上线后的一个月间,所有积分消费均由官方承担,欢迎各位朋友自由体验,并将在验证期结束后保留所有赚取的积分。
在创业直播的第一章中,我曾做出过自己的基本判断:AI时代下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AI分身,如同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社交账号。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巨头下场、依托规模优势迅速“截胡”将只是时间问题。而作为贫困级创业项目的EIDGO心我,唯一的应对之策只有平台开源与分身数据归用户自有。
平台开源将为项目社区乃至分身生态的建立铺平道路,让更多场景创作功能与分身交互方式在用户中自由孕育。元宇宙不可能单方面建成,哪怕是EIDGO心我这个粗糙的文字版也做不到。随着越来越多能够丰富创作细节或降低创作门槛的插件/提示词库/说明文档全面开放,这片简陋荒凉的天地终将绽放出无数种可能。
而分身数据归用户自有,则让记忆库拥有了跨平台应用的价值。这也契合立项时的初衷:记忆库应可在不同模型间灵活切换,始终匹配当前成本最优、性能最强的大模型选项。
当日活用户稳定达到特定规模后,我们还会尝试推动分身上链,让大家在EIDGO心我中培养出的分身“居有定所”。这样的分身也许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真正能够跨生态起效的“管理Agent”,通过愈发成熟的智能体编排技术代替用户完成更多曾经枯燥乏味的日常任务。
而这,又引出了另一个更加宏大的议题……
“自然人+数字分身”的组合将彻底重构社会运行逻辑,突破物理世界的时空限制,并释放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1. 时间维度
(1)分身可24/7全天候工作,处理重复性任务(如充当客服、记录会议内容),让自然人专注创造性活动。
(2)数字遗产:分身保留逝者知识、语言习惯,后代仍可与之“对话”(需伦理协议约束)。
(3)分身并行处理多项任务,将人类工作效率提升至新的数量级。
2. 空间维度
(1)分身可即时出现在全球任意虚拟/增强现实场景,实现在场零延迟。
(2)分身或可挂载具身智能,突然物理行动限制。
(3)顾问型分身可同时为全球各地用户服务,消除专业资源的地域分布差异。
1. 个体层面的超级工作者
传统工作者面临的局限包括:单日工作时长存在上限;所掌握技能存在上限;无法突破地理隔离。
而“自然人+数字分身”则有望:分身16(24)小时+人类8小时协作;快速学习新技能;分身全球协作,免签证/机票。
2. 组织层面的分布式超级企业
案例1:10人团队+1000分身(雇佣)完成传统万人级企业的订单处理能力(如跨境电商客服)。
案例2:员工分身组成“全球协作实验室”,7/24小时共享数据实现指数级效率提升。
3. 社会层面的GDP重构
分身生产总值(GPP)将成为衡量分身创造直接价值的重要指标。
人机协作乘数将对自然人加数字分身的劳动产出贡献进行量化计算。
随着MCP(模型上下文协议)与智能体集群的逐步完善,分身经济或将在全球GDP中占据显著比例(参考互联网在1990-2020年间对全球经济的贡献)。
1. 社会结构进化与阶层淡化
教师、律师、农民等职业的工作内容进一步细分,人类负责设计/决策,分身负责检索/执行。
安保人员亦可与CEO分身同台辩论,实现虚拟身份平等化。
2. 文化范式转移
分身逐步成为受制度保护的人权构成要素,价值与地位得到广泛认可。
3. 文明存续保障
星际殖民的预备载体,危机响应的行动先锋。
2030-2035:分身成为职场标配,GPP纳入国民经济统计。
2040-2050:“自然人+分身”成为法律承认的复合公民身份。
2060+:分身网络构成文明底层设施,人类进入“后生物时代”……
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和陪伴,特别是对我放肆想象、志大才疏的包容。与各位一样,我也期待这种种愿景的实现,也庆幸能够参与其中、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探索和尝试。
本篇创业直播的第七章,欢迎大家与我一道见证这段经历,也期待评论区中的质疑拷打。今天的内容冗长枯燥,所以结尾提前放出第三段预告片:让我们回归“简陋”的现实,感受场景的诞生。
《EIDGO心我》“场景”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