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琢磨先生”--资深系统架构师、985高校计算机硕士,长期从事大中型软件开发和技术研究,每天分享Java硬核知识和主流工程技术,欢迎点赞收藏!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某个类在整个应用生命周期中只需要一个实例,例如配置管理器、日志记录器、线程池等。这类场景下,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就成为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其核心目标是确保一个类在全局范围内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来获取该实例。
实现原理:在类加载时立即创建唯一实例,线程安全,无需额外同步机制。
java
public class EagerSingleton {
// 类加载时立即初始化
private static final EagerSingleton instance = new EagerSingleton();
// 私有构造器防止外部实例化
private EagerSingleton() {}
// 全局访问点
public static Eager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优点:
缺点:
基础实现(非线程安全):
java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LazySingleton() {}
// 未同步的获取方法,多线程环境下可能创建多个实例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线程安全改进版(同步方法):
java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 {}
// 同步整个方法,性能开销较大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缺点:synchronized 修饰整个方法,每次调用都要获取锁,并发场景下性能瓶颈明显。
优化思路:通过两次 null 检查减少锁竞争,仅在实例未创建时加锁。
java
public class DoubleCheckSingleton {
// volatile防止指令重排序,确保实例初始化完成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DoubleCheck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DoubleCheck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DoubleCheckSingleton getInstance() {
// 第一次检查:无实例时才进入同步块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DoubleCheckSingleton.class) {
// 第二次检查:防止多个线程同时通过第一次检查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DoubleCheck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关键细节:
实现原理:利用类加载机制,将实例放在静态内部类中,延迟加载且线程安全。
java
public class HolderSingleton {
// 私有构造器
private HolderSingleton() {}
// 静态内部类持有实例
private static class InstanceHolder {
static final HolderSingleton instance = new HolderSingleton();
}
// 调用时触发内部类加载,创建实例
public static Holder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Holder.instance;
}
}
优势:
最简实现方式:
java
public enum EnumSingleton {
INSTANCE;
// 可以添加自定义方法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业务逻辑
}
}
特性解析:
实现方式 | 线程安全 | 延迟加载 | 防反射 | 防序列化 | 推荐场景 |
---|---|---|---|---|---|
饿汉式 | 是 | 否 | 否 | 否 | 实例占用资源小,启动时初始化 |
懒汉式(同步) | 是 | 是 | 否 | 否 | 单线程环境或性能不敏感场景 |
双重检查 | 是 | 是 | 否 | 否 | 高并发场景 |
静态内部类 | 是 | 是 | 否 | 否 | 通用推荐实现 |
枚举 | 是 | 否 | 是 | 是 | 需要绝对安全的场景 |
当多个线程同时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时,非线程安全的实现可能导致:
攻击原理:通过 Java 反射调用私有构造器创建新实例。
java
// 反射创建实例示例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DoubleCheckSingleton.class.getDeclaredConstructor();
constructor.setAccessible(true);
DoubleCheckSingleton instance2 = constructor.newInstance();
防御措施:
java
private DoubleCheckSingleton() {
if (instance != null) { // 防止反射创建新实例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Instance already exists");
}
}
问题现象:反序列化时会创建新的实例,破坏单例性。
解决方法:实现 readResolve 方法,返回已存在的实例。
java
protected Object readResolve() {
return getInstance(); // 返回单例实例而非新创建的对象
}
单例类往往承担了实例管理和业务逻辑的双重职责,违反 SRP。
改进建议:将实例管理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通过工厂类或依赖注入管理实例。
单例类的静态特性导致难以模拟不同实例状态,影响单元测试。
解决方案:
单例模式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可以简化资源管理,滥用则会导致代码僵化和测试困难。在选择实现方式时,需综合考虑:
现代 Java 开发中,静态内部类 Holder 模式因其优雅的实现和良好的特性,成为大多数场景的首选。而枚举单例则在需要绝对安全和简洁性的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无论选择哪种实现,核心是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想 —— 在保证唯一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系统灵活性的影响。
记住,设计模式的本质是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实践,而非教条。当单例模式不再适合业务场景时(如需要支持多实例、依赖注入测试),应毫不犹豫地放弃,选择更合适的设计方案。真正的架构智慧,在于根据具体场景做出权衡,让模式为代码服务,而非让代码被模式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