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Viewport:让网页在手机端正确显示的秘诀

 

目录

什么是 Viewport?

为什么手机需要特殊处理?

神奇的 Meta 标签

基础写法 

关键属性详解

响应式设计的基石

什么是 REM?

为什么选择 REM?

实战:REM + Viewport 的最佳拍档

步骤 1:设置 Viewport

步骤 2:动态计算根字体大小

步骤 3:用 REM 构建布局

智能缩放原理(图示)

进阶技巧

1. 与 VW 单位结合

2. 像素转换神器

3. 防止过小字体

注意事项

REM vs 其他单位


什么是 Viewport?

当我们在手机上打开网页时,你有没有发现有些网站会自动调整成适合屏幕的大小,而有些却显示得像缩小版的电脑网页?这个神奇现象的背后,都与一个叫「viewport(视口)」的概念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viewport 就是设备上用来显示网页的「可视区域」。就像透过一个画框看画作,画框的大小决定了你能看到画作的哪部分:

  • 桌面浏览器:viewport 等于浏览器窗口大小(约 1200px 宽度)

  • 手机浏览器:默认采用「虚拟视口」(约 980px 宽度)

为什么手机需要特殊处理?

以 iPhone 13 为例,它的实际屏幕宽度只有 390px,但浏览器默认会假装自己有 980px 的宽度来显示传统网页。这会导致以下问题:

  1. 文字变得像蚂蚁般细小

  2. 用户必须不断放大才能阅读

  3. 网页布局出现横向滚动条

神奇的 Meta 标签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主角  标签登场了!通过在 HTML 的  中添加这个标签,我们可以告诉浏览器如何正确显示网页。

基础写法 

关键属性详解

属性 说明 推荐值
width 视口宽度 device-width
initial-scale 初始缩放比例 1.0
maximum-scale 允许的最大缩放比例(慎用!) 1.0(非必要不设置)
user-scalable 是否允许用户缩放(影响无障碍访问) yes

专家提示:避免使用 maximum-scale=1.0 和 user-scalable=no,这会阻碍视力障碍用户正常使用网页,可能违反网站无障碍标准。

响应式设计的基石

什么是 REM?

正确设置 vi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端,javascrip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