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应用性能监控)、Apache Flink、ClickHouse在监控场景下的数据流关系及处理流程

数据处理关系图

核心组件关系说明

  1. APM(如SkyWalking/Elastic APM)
    • 角色:数据采集端
    • 输出:应用性能指标(QPS/延迟/错误率)、调用链日志
    • 流向:通过Agent上报至APM Server进行初步聚合
  2. Apache Flink
    • 角色:实时流处理引擎
    • 关键操作
      • 从Kafka消费原始监控数据
      • 窗口聚合(如每分钟错误次数统计)
      • 异常检测(基于规则或机器学习)
    • 输出:结构化聚合数据(Parquet/JSON)
  3. ClickHouse
    • 角色:高性能时序数据库
    • 存储优化
      • 按时间分片(PARTITION BY toYYYYMMDD(timestamp))
      • 物化视图加速聚合查询
    • 查询示例
SELECT service_name, quantile(0.95)(latency) 
FROM apm_metrics 
WHERE date = today() GROUP BY service_name
  1. 辅助组件
    • Kafka:缓冲队列,解耦APM与Flink
    • Grafana:通过ClickHouse插件实现可视化

关键设计要点

  • 低延迟:Flink实现秒级监控告警
  • 高压缩比:ClickHouse的列存格式减少存储成本
  • 可扩展性:各组件均可水平扩展

是否需要针对某部分(如Flink作业代码或ClickHouse表结构)展开详细说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flink,click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