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块匹配的全景图像拼接系统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理论基础
    • 1.图像匹配
      • 基于灰度的匹配
      • 基于模板的匹配
      • 基于变换域的匹配
      • 基于特征的匹配
    • 2.图像融合
  • 二、程序实现
    • 1.设计 GUI 界面
    • 2.载入图片
    • 3.图像匹配
    • 4.图像拼接
  • 总结
  • 源码下载


前言

为了获得超宽视角、大视野、高分辨率的图像,人们采用传统方式为采用价格高昂的特殊摄像器材进行拍摄,采集图像并进行处理。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经济适用型手持成像硬件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对某些场景方便地获得离散图像序列,再通过适当的图像处理方法改善图像的质量,最终实现图像序列的自动拼接,同样可以获得具有超宽视角、大视野、高分辨率的图像。这里提到的图像拼接就是基于图像绘制技术的全景图拼接方法。
图像拼接技术是一种将从真实世界中采集的离散化图像序列合成宽视角的场景图像的技术。假设有两幅具有部分重叠区域的图像,则图像拼接就是将这两幅图像拼接成一幅图像。因此,图像拼接的关键是能够快速、高效地寻找到两幅不同图像的重叠部分,实现宽视角成像。其中,重叠部分的寻找方法有很多,如像素查询、块匹配等。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重叠部分后就可以进行图像叠加融合,从而完成图像的拼接。


一、理论基础

目前,全景图根据实现类型可分为柱面、球面、立方体等形式,柱面全景图因其数据存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被普遍采用。全景图的拼接一般有以下步骤。
1.空间投影
从真实世界中采集的一组相关图像以一定的方式投影到统一的空间面,其中可能存在立方体、圆柱体和球面体表面等。因此,这组图像就具有统一的参数空间坐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MATLAB项目实战,matlab,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