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 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于 1987 年研制,旨在评估和改进软件开发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该模型一共有 5 个成熟度等级。

1.初始级

  • 软件开发过程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人英雄主义,也就是个别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管理缺乏规范性,计划常常不能有效执行,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难以控制。
  • 示例:一个小型软件公司接到项目后,没有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开发人员各自为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编写代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频繁出现需求变更、进度延迟和质量问题。

2.可重复级

  • 特征: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能够跟踪成本、进度和功能特性。有了必要的过程纪律,使得类似的项目可以重复以前的成功。企业开始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制定了一些基本的项目管理流程和规范。
  • 示例:公司制定了项目计划模板,要求每个项目都按照模板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里程碑。同时,建立了项目跟踪机制,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度和成本。

3.已定义级

  • 特征:软件开发过程已经文档化、标准化,所有项目都使用统一的、标准的过程来开发和维护软件。不仅定义了项目的开发过程,还定义了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并将其集成到组织的日常工作中。
  • 示例:公司制定了详细的软件开发流程手册,涵盖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同时,对开发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都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开发。

4.已管理级

  • 特征:对软件开发过程和产品质量都进行了量化管理。通过收集和分析过程数据,能够及时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可以预测过程和产品的质量趋势,提前进行干预。
  • 示例:公司建立了过程数据库,收集项目的进度、成本、缺陷率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发现某个开发阶段的缺陷率较高,及时调整该阶段的开发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5. 优化级

  • 特征:组织能够持续地改进其软件过程,通过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识别出过程中的弱点和优势,然后采取措施进行优化。鼓励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开发效率。
  • 示例:公司定期组织过程改进研讨会,邀请开发人员、项目经理等参与,共同讨论如何改进软件开发过程。同时,关注行业的最新技术和趋势,积极引入适合公司的新技术和方法。

6.CMM 模型的作用

  • 评估能力:企业可借助 CMM 模型评估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明确自身在软件过程管理方面所处的位置。
  • 过程改进:依据 CMM 模型的不同等级要求,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软件开发过程,逐步提升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
  • 增强竞争力:获得较高的 CMM 等级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

CMM 模型虽然主要关注软件开发过程,但其中的很多理念和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领域的项目管理。后来,CMM 模型进一步发展为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和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lc,随笔,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