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 内存划分机制详解

目录

一、JVM 执行流程

二、JVM 运行时数据区

2.1 堆(线程共享)

2.2 Java虚拟机栈(线程私有)

2.3 本地方法栈(线程私有)

2.4 程序计数器(线程私有)

2.5 方法区(线程共享)

2.6 运行时常量池

三、内存布局中的异常问题

3.1 Java堆溢出

3.2 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溢出

四、总结


一、JVM 执行流程

程序在执行之前先要把 java 代码转换成字节码(class文件),JVM 首先需要把字节码通过一定的方式:类加载器(ClassLoader) 把文件加载到内存中运行时数据区(Runtime Data Area),而字节码文件是 JVM 的一套指令集规范,并不能直接交个底层操作系统去执行,因此需要特定的命令解析器 “执行引擎(Execution Engine)”将字节码翻译成底层系统指令再交由CPU去执行,而这个过程中需要调用其他语言的接口,本地库接口(Native Interface) 来实现整个程序的功能,这就是这4个主要组成部分的职责与功能。

JVM 内存划分机制详解_第1张图片
总结来看,JVM 主要通过分为以下 4 个部分,来执行 Java 程序的:
  1. 类加载器(ClassLoader)
  2. 运行时数据区(Runtime Data Area)
  3. 执行引擎(Execution Engine)
  4. 本地库接口(Native Interface)

二、JVM 运行时数据区

JVM 运行时数据区域也叫内存布局,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和 Java 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简称 JMM)完全不同,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由以下 5 大部分组成:

JVM 内存划分机制详解_第2张图片

2.1 堆(线程共享)

堆的作用:程序中创建的所有对象都在保存在堆中。

我们常见的 JVM 参数设置 -Xms10m 最小启动内存是针对堆的,-Xmx10m 最大运行内存也是针对堆的。
ms 是 memory start 简称,mx 是 memory max 的简称。

堆里面分为两个区域:新生代和老生代,新生代放新建的对象,当经过一定 GC 次数之后还存活的对象会放入老生代。新生代还有 3 个区域:一个 Endn + 两个 Survivor(S0/S1)。

JVM 内存划分机制详解_第3张图片

垃圾回收的时候会将 Endn 中存活的对象放到一个未使用的 Survivor 中,并把当前的 Endn 和正在使用的 Survivor 清楚掉。

2.2 Java虚拟机栈(线程私有)

Java 虚拟机栈的作用:Java 虚拟机栈的生命周期和线程相同,Java 虚拟机栈描述的是 Java 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在执行的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Stack Frame)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常说的堆内存、栈内存中,栈内存指的就是虚拟机栈。 Java 虚拟机栈中包含了以下 4 部分:

JVM 内存划分机制详解_第4张图片

  1. 局部变量表: 存放了编译器可知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8大基本数据类型)、对象引用。局部变量表所需的内存空间在编译期间完成分配,当进入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需要在帧中分配多大的局部变量空间是完全确定的,在执行期间不会改变局部变量表大小。简单来说就是存放方法参数和局部变量。

  2. 操作栈:每个方法会生成一个先进后出的操作栈。
  3. 动态链接:指向运行时常量池的方法引用。
  4. 方法返回地址:PC 寄存器的地址。
什么是线程私有?

由于JVM的多线程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执行时间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在任何一个确定的时刻,一个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则指的是一个内核)都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因此为了切换线程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各条线程之间计数器互不影响,独立存储。我们就把类似这类区域称之为"线程私有"的内存。

2.3 本地方法栈(线程私有)

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类似,只不过 Java 虚拟机栈是给 JVM 使用的,而本地方法栈是给本地方法使用的。

2.4 程序计数器(线程私有)

程序计数器的作用:用来记录当前线程执行的行号的。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比较小的内存空间,可以看做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 如果当前线程正在执行的是一个Java方法,此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一个Native方法,这个计数器值为空。

程序计数器内存区域是唯一一个在JVM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OOM情况的区域!

2.5 方法区(线程共享)

方法区的作用:用来存储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的。

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把此区域称之为“方法区”,而在 HotSpot 虚拟机的实现中,在 JDK 7 时此区域叫做永久代(PermGen),JDK 8 中叫做元空间(Metaspace)。

JDK 1.8 元空间的变化:
  1. 对于 HotSpot 来说,JDK 8 元空间的内存属于本地内存,这样元空间的大小就不在受 JVM 最大内存的参数影响了,而是与本地内存的大小有关。

  2. JDK 8 中将字符串常量池移动到了堆中。

2.6 运行时常量池

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存放字面量与符号引用。

字面量 : 字符串(JDK 8 移动到堆中) 、final常量、基本数据类型的值。

符号引用 : 类和结构的完全限定名、字段的名称和描述符、方法的名称和描述符。

三、内存布局中的异常问题

3.1 Java堆溢出

Java堆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只要不断的创建对象,并且保证GC Roots到对象之间有可达路径来避免来 GC 清除这些对象,那么在对象数量达到最大堆容量后就会产生内存溢出异常。

Java堆内存的OOM异常是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内存溢出情况。当出现Java堆内存溢出时,异常堆栈信息"java.lang.OutOfMemoryError"会进一步提示"Java heap space"。当出现"Java heap space"则很明确的告知我们,OOM发生在堆上。

此时要对Dump出来的文件进行分析,以MAT为例。分析问题的产生到底是出现了内存泄漏(Memory Leak)还是内存溢出(Memory Overflow)

  • 内存泄漏 : 泄漏对象无法被GC。
  • 内存溢出 : 内存对象确实还应该存活。此时要根据JVM堆参数与物理内存相比较检查是否还应该把JVM 堆内存调大;或者检查对象的生命周期是否过长。

3.2 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溢出

由于HotSpot虚拟机将虚拟机栈与本地方法栈合二为一,因此对于HotSpot来说,栈容量只需要由-Xss参数来设置。

关于虚拟机栈会产生的两种异常:
  • 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最大深度,会抛出StackOverFlow异常。
  • 如果虚拟机在拓展栈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空间,则会抛出OOM异常。

四、总结JVM 内存划分机制详解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j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