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基础1

文章目录

  • 前言
  • 1. 协议
    • 1.1 为什么要有协议?
    • 1.2 什么是协议?
  • 2. 网络
    • 2.1 网络通信的问题
    • 2.2 网络的解决方案——网络的层状结构
    • 2.3 网络和系统的关系
    • 2.4 网络传输基本流程
    • 2.5 简单理解IP地址
    • 2.6 跨网络传输
  • 总结

前言

  在早期的计算机发展中,一开始其实是一个个独立的设备,通俗来说就是电脑和电脑之间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互相传输数据的,只能通过,比如将这个电脑上的数据通过软盘拷贝下来,再到另一台电脑下载。而有人的参数,效率定然是低下的,因此就有了网络,通过网络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1. 协议

1.1 为什么要有协议?

  我们上面说了,网络可以使不同的设备之间互相传输数据,那么此时就有问题了。比如丢包了怎么办,我们知道一台设备可能会给另一个距离十分远的设备传输数据,距离变长的,那么如何能确定这个数据一定能送到呢?再比如网络中一定是有很多个设备在传输数据,那么如何定位你的目标机器呢?

1.2 什么是协议?

  协议本质就是一种约定。举个浅显的例子,时间线拨回20世纪初,电话刚刚兴起的时候,每次打电话都是要收费的,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一个大学生就与家里人作了一个约定,如果我打电话,电话响了一声我就挂了,那么就意味着没有生活费了,如果电话响了两声我就挂了,意味着我在大学里的生活状况一切良好,不用担心我,而两声以上的话就说明我需要和你们进行通话了,此时你们再接电话。而这就是一种约定,也就是一种协议。

2. 网络

  我们知道电脑是有很多厂商的,如果每个厂商所定下的协议不一样的话,那么设备和设备之间是无法进行通信的,因此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网络协议来进行规范,所以的厂商都需要遵守这个协议。
  网络一定要能保证各个不同的机器都能无障碍的连入互联网,所以要定制全年的协议,不仅仅要定义010信号是什么意思,还需要规定其底层是以光电信号的频率还是强弱来识别010。

2.1 网络通信的问题

Linux:网络基础1_第1张图片
  一台主机转发数据可能要经过多个路由器转发才能最终到达另一台主机,那么就会有问题:

  1. 怎么保证把数据交给了下一跳。
  2. 在转发中,如何进行路径选择,目标主机定位的问题。
  3. 如果报文中间出现错误,或者丢失该怎么办。
  4. 对于送达的数据,如何进行处理。

  这些问题都需要由协议来解决。

2.2 网络的解决方案——网络的层状结构

  左边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linux,网络,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