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UML

UML图
结构图

  1. 类图(class diagram):展现了一组对象、接口、协作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向对象系统的建模中所建立的最常见的图就是类图。类图给出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包含主动类的类图给出了系统的静态进程视图。通常以下述3种方式之一使用类图。
    ►对系统的词汇建模
    ►对简单协作建模。 
    ►对逻辑数据库模式建模。将模式看作为数据库的概念设计的蓝图。在很多领域中,要在关系数据库或者面向对象数据库中存储永久信息,可以用类图对这些数据库的模式建模。

  1. 对象图(object diagram):展现了一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象图描述了在类图中所建立的事实实例的静态快照。和类图相同,这些图给出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或静态进程视图,但它们是从真实的或原型案例的角度建立的
  2. 构件图/组件图(component diagram):展现了一组构件之间的组织和依赖。构件图专注于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它与类图相关,通常把构件映射为一个或多个类、接口或协作。构建是物理模块而不是逻辑模块。

他描述的是在软件系统中遵从并实现一组接口的物理的、可替换的软件模块。

组件图 = 构件(Component)+接口(Interface)+关系(Relationship)+端口(Port)+连接器(Connector)

      3. 部署图(deployment diagram):展现了运行处理节点以及其中构建的配置。部署图给出了体系结构的静态实施视图。它与构件图相关,通常一个节点包含一个或多个构件

       4. 包图(package diagram)。描述由模型本身分解而成的组织单元,以及它们的依赖关系

        5.  制品图描述计算机中一个系统的物理结构。制品包括文件、数据库和类似的物理比特集合。制品图通常与部署图一起使用。制品也给出了它们实现的类和构件。

行为图

  1.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展现了一组用例、参与者(actor)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例图给出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这些图对系统的行为进行组织和建模是非常重要的。
  2. 序列图(顺序图)(sequence diagram):是场景(scenario)的图形化表示,描述了以时间顺序组织的对象之间的交互活动
  3. 协作图(通信图)(collaboration diagram或communication diagram):强调收发信息的对象的组织结构。对象之间的消息流及其顺序    在图中有序号

序列图和协作图都是交互图(interaction diagram)。交互图展现了一种交互,它由一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包括它们之间可以发送的消息。交互图关注系统的动态视图。序列图和协作图是同构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4.   状态图(statechart diagram):展现了一个状态机,它由状态、转换、事件和活动组成。状态图关注系统的动态视图,它对于接口、类和协作的行为建模尤为重要,它强调对象行为的事件顺序。      对反应型对象建模

      5.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图,它展现了在系统内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流程。活动图专注于系统的动态视图。它对于系统的功能建模特别重要,并强调对象间的控制流程

      6.  组合结构图(composite structure diagram)。描述结构化类(例如构件或类)的内部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它显示联合执行包含结构化类的行为的构件配置。组合结构图用于画出结构化类的内部内容。

        7.  定时图也称计时图,定时图也是一种交互图,它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间,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

          8.  交互概览图是活动图和顺序图的混合物。交互图是顺序图和通信图(协作图)

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包含、扩展和泛化三类。

(1)包含关系。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课程学习”与“检查权限”是包含关系。

(2)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分支,则可以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基本用例和一个或多个扩展用例,这样使描述可能更加清晰。“课程学习”与“缴纳学费”是扩展关系。

(3)泛化关系。当多个用例共同拥有一种类似的结构和行为的时候,可以将它们的共性抽象成为父用例,其他的用例作为泛化关系中的子用例。“课程注册”与“网络注册”是泛化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uml,软件设计师,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