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简历优化篇(下):如何美化专业技能与打造项目技术亮点

在《简历优化上篇》中,我们已经打造了一份“基本”的简历,但对于求职的技术人而言并不够,毕竟技术行业的简历,最关键的还是专业技能的表达,以及项目经验的描述。为此,本章中会详细讲到这些内容:

  • 怎样写专业技能才能显得不一样?
  • 如何去打造项目经验中的亮点呢?
  • 怎么写简历上的自我评价才诚恳?
  • 针对不同的JD该如何微调简历?

现在就不再多说废话啦,让我们直接开始吧!

一、怎样写好简历上的专业技能

作为技术从业者的我们,在简历上表露自身的技术能力,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毕竟这可是咱们吃饭的看家本领!那在简历上描述个人技术时,到底是该吹牛呢,还是谦虚啊?吹牛怕被面试官吊打,谦虚又怕别人看不上,这可怎么办?没关系,下面我们就逐步聊聊简历的专业技能该如何写。

遵循六条基本原则

在描述简历上的专业技能时,首先得遵循下述六条原则:

  • 描述技术栈形容的词汇需保持一致;
  • 各项标点符号要统一(包括符号的输入法);
  • 包含英文的技术关键字,遵循驼峰命名法;
  • 对技术按属性分类分项,条条罗列更清晰;
  • 对掌握的技术按热度、掌握度排序;
  • “精通”要慎用,要确定自己能驾驭再用。

接下来会先展开讲讲这六条原则,然后再讲解如何对其进行优化,从而突出自己的技术优势。

第一条,形容技术的词汇要统一。这是指对于所有技术的掌握程度,应该使用相同性质的形容词汇进行描述。例如,最常用、也是最经典的一组形容词汇:了解、熟悉、熟练掌握、精通,这分别代表技术的四个掌握层次。简历上描述技术能力时,通常要使用同一组词去描述,不能出现下述这种情况:

熟悉 XXX、专注 XXX、精通 XXX、善于 XXX……

虽然上述这种用不同表达词的描述手法也可以,但最好还是用同一性质的形容词汇(至少看起来不要脱离一个词系),这样能直接把你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反馈给面试官,能让面试官清楚你对各项技术的掌握度。

第二条,标点符号统一。主要指中英符号一致、结尾符号一致,这是为了保证简历的美观程度。毕竟中、英模式下的各个符号,相对都有所差异,如果不统一的情况下,显然会影响简历的整洁性。

这样的简历看上去有些潦草感,HR筛选简历时,也会注重整洁性问题的。为此,在描述专业技能时,一定要统一标点符号,如:所有符号都为中文符号,每一项都以句号结尾。

第三条,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大写,不同单词间遵循驼峰命名法。作为IT开发人员,掌握的专业技能中,难免会有许多技术关键字是英文,因此要注意这些关键字的大小写。以Java为例,SpringMVC不能写成springmvc、SPRINGMVC、sPrINgMvC等形式,毕竟这样写严重影响美感,并且还显得自身不够专业(同时单词也不能打错,字母顺序也不能打错,注意多加检查)。

第四条,对技术按属性分类分项。有些小伙伴为了图方便,描述专业技能时会将其写成一段话。但其实要想让简历更直观、更便于阅读,专业技能最好分成多项去描述。不过分项时要注意,最好按属性做分类,而不是随意罗列。

以全栈开发举例,假设通过如下方式描述:

精通 Nginx、Vue、CSS、Spring、MQ、JVM、React、gRPC……

你觉得合理吗?并不合理,毕竟这些技术都不属一个领域!最好的做法是按照属性的不同,将每个属性单开一项进行描述,如前端分一项、Java 分一项、中间件分一项……

第五条,技术栈按热度、掌握度排序。面试官看专业技能这一栏的目的是啥?想要看出你会什么,并判断你与空缺岗位所需的技术栈是否匹配。为此,在写专业技能时,一定要按技术热度进行排序,热度越高代表需求更高,匹配度自然也越高,因此将热度高的技术栈放在前面,更便于招聘方“检索”信息。除开热度外,也可以适当地将自己比较擅长的技术放前面,比如“精通”的优先级应该要高于“了解”。

第六条,“精通”要慎用! 很多人在写专业技能时,都存在一个疑惑:“我这项技术到底是写了解,还是熟悉、熟练掌握、精通呢?”大家很难把握这个度,因此往往会遵循下面这个原则:

  • 听过写了解,学过写熟悉,用过写熟练掌握,研究过底层写精通。

这样做有没有问题呢?其实前三项问题不大,但“精通”这个词要慎用!因为只要你敢写“精通”,那后果绝对是会引来面试官的狂轰滥炸。为此,如果你对某项技术有绝对自信,有过全面且深入性的研究,能 Hold 住吹出去的牛,那简历上就放心大胆地吹。反之,尽量谦虚为上,不要去写“精通”。

遵守上述六条原则撰写简历上的专业技能,最后能得到一份“初稿”,接着可以再建立在“初稿”的基础之上,对其不断进行优化与改进即可。

正常人如何美化自己的专业技能?

对技术栈的描述,许多人都停留在用“了解、熟悉、熟练掌握、精通”这套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举个尤为常见的例子,如下:

  • 熟练掌握AAA
  • 熟悉BBB
  • 了解CCC
  • 学习过DDD
  • 有过XXX经验。

这样可以吗?当然可以,但你没有真正表达出对技术的掌握度,比如你写熟悉BBB,但你到底熟悉到什么程度呢?看你简历的人无从得知,假设你是一位面试官,想要基于简历进行提问时,又该如何提问?你不清楚,只能按自己的推断去提问。

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在描述技术栈可以稍加美化,如下:

  • 原文:精通Spring框架。
  • 美化:精通Spring框架,曾阅读过IOC、AOP、MVC、事务机制的源码。
  • 原文:熟悉Nginx
  • 美化:熟悉Nginx代理技术,能熟练运用Nginx搭建服务的热备集群。

也就是给面试官一个方向,看到你的这项技术栈之后,能明确知道你具体对哪方面有过深入研究,至少能在面试中,给予对方一个提问的方向,而并不是让对方盲目提问。简单来说就是:对于自己掌握的技术栈,不要再用一个单调的词汇形容,而是加上一些修饰语去引导

经验丰富者又该如何优化专业技能?

前面所说的方法都只适用于“初、中、高级”水平的人,随着工作年限的不断增长,个人的技术栈也在不断丰富,所以一些工作多年的技术人,所掌握的技术栈十分多,再按照前面的方式就容易写出长篇大论。我见过的简历中,甚至见过专业技能写了三十多项的牛人,但这样去写,不如换成下面这种方式(以后端为例):

  • 十年IT开发经验,六年系统架构经验,具备丰富的大型项目处理经验;
  • 精通大流量、高并发、海量数据处理,擅于构建高吞吐低延迟架构;
  • 精通常用开源框架,如Spring体系框架,阅读过大部分框架底层源码;
  • 精通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熟知分布式架构各难点排除及解决方案;
  • 精通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擅于搭建大流量系统存储中心;
  • 精通Shell脚本语言编写,具备搭建可持续化自动部署/监控中台经验;
  • 精通中间件技术、线上问题排除、系统故障分析、应用性能优化手段;
  • ……

看上述这段专业技能描述,虽说没有指明具体的技术栈,但常人看到这段描述就能感受出:是个大佬

Why?因为这段描述是提炼过的内容,不再拘泥于某个技术细节,更多的是在突出自己的优势,所以这也是每位资深技术人应该要掌握的能力,即:学会提炼自己的专业技能,重点突出自身的优势,而并非长篇大论。

不过话说回来,干到资深水准的小伙伴,基本上也无需通过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毕竟自身工作经验丰富,所以人脉关系并不差,换工作更多是被挖,或者走内推、猎头的途径。

二、项目经验不应该写成流水账

聊完了专业技能如何撰写后,接着再来说说项目经历,项目经历估计是大家头疼的一栏,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去描述项目,为此,这里先给出一个 通用模板

  • 基本信息:项目名称(项目开发周期)。
  • 技术架构:项目开发中所使用的技术栈。
  • 项目背景:如果是自研项目,说明项目的背景。
  • 项目描述:大概形容一下这个项目是干嘛的。
  • 个人职责:说清自己在项目中做的事情。
  • 技术描述:罗列一些自己在项目中用到的技术亮点(可以与个人职责合二为一)。
  • 个人收获:大概讲讲做完这个项目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可选项,中级以上建议不写)。

按模板去套自己的项目,你的项目经历就能较为全面地体现出来。但对于年限较长的小伙伴而言,因为工作的时间不算短,所以接手过的项目不在少数,请牢记:千万不要把项目经历写成流水账

项目经历怎么写才更吸引人?

不要写成流水账是啥意思呢?就是简历无需写太多的项目,我的建议是来4个左右就够了,而这几个项目中,至少前两个一定要选比较有吸引力的,即技术面试官感兴趣的!但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项目算比较有吸引力的呢?

具备吸引力的项目主要有如下几类:

  • 知名度比较高,例如淘宝、京东(这里是举例,稍微有点名气也行);
  • 用户量比较大,用户基数大代表流量大,对性能、技术要求会更高,知名度也不会低;
  • 技术难度比较大,用到了较复杂或较新的技术开发的项目,如直播、金融类型项目等。

描述项目经历时,从接手过的项目中,选几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即可,千万别把所有项目都写上去!因为这样干,会造成简历篇幅过长,同时还容易写成流水账,看着虽然多,但没有核心,所以写项目经历讲究:浓缩的才是精华

但如果你从业时间较短,接手过的项目并不多,则可以把做过的项目都写上去。同时,如果项目都算不上很出色,你也可以用一点小手段,也就是所谓的“包装大法”。找一两个你认为比较出色的项目,写在你的简历上也行,但这样的做的前提是:你对“包装”的项目,必须得像自己做过的一样熟悉,如果无法吃透包装的项目,自然在面试中很容易露出马脚。

平凡的项目如何制造亮点?

相信诸位都有一个苦恼:“平时工作就是打螺丝,简历上的项目该如何写出不一样的感觉啊?”

这是导致大家项目经历看着很平凡的罪魁祸首,很多人往往就是因为不知如何优化项目经历,所以只能按事实陈述,导致项目经历一点也不突出。

下面就来教大家优化项目的方法。

优化项目主要依靠两条准则,第一条是通过语言美化,第二条则是塑造技术亮点。

1. 善用语言去美化

先来说一则小故事:

一个小和尚问方丈:“师父,我念经的时候可以抽烟吗?” 方丈怒道:“当然不行!”
另一个小和尚也问这个方丈:“师父,我吸烟的时候可以念经吗?” 方丈的回答是:“自然可以。”

从这个故事中大家能明显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同样的一件事情,用不同方式去表达,事情的核心并没有改变,但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这个道理很容易懂,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用好它。怎样才叫用好这个道理呢?例如:

  • A:我要教人搞传销诈骗!
  • B:现在传销诈骗日益猖獗,为了防止大家上当,我将以犯罪人的视角宣传反诈骗!
  • A:小李兼职摆摊卖炒饭,昨天赚了15块,今天赚了60块。
  • B:小李兼职摆摊卖炒饭,今日相较昨日,收益环比增长300%

上面两个例子,大家是不是有种熟悉感?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类似的案例,但具体有哪些就不指出了。这里重点是在强调:一件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语言修饰下,产生的结果自然不同!想要给自己简历上的项目做美化,首先就得利用这个原则去落实。

但搞技术的人里面,大部分都缺乏这项能力,因为大家更偏向于理工科,文学功底有所欠缺,想利用这个准则用来美化项目,会存在些许难度,因此这里给出两个示例参考。

  • 原文:两三个人负责一个项目,自己负责写代码、在开发周期内交付项目。
  • 美化:推动项目正常进度,参与需求分析与系统架构设计,负责项目核心模块的开发工作。
  • 原文:把写好的项目丢到服务器上,以后出问题了再负责改一下 Bug。
  • 美化:主导项目的上线部署工作,跟进线上实际运行状况,及时排查与解决线上故障。

这些示例中,事情的本质有改变吗?其实没有,归根结底说的还是同一件事,但当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后,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比如第一个示例中,按照正常的写法去形容,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做业务开发的螺丝仔,但换了一个说法之后,你便化身成了团队主程、核心骨干,少了你肯定不行(2~3个人负责开发的项目,少了你的确不行)。

OK,上述内容便是优化项目的第一个技巧,也就是把同样的事情,用听起来更加牛逼的方式表达出来。但这里要牢记:适当塑造确实可以提升竞争力,但塑造时也千万不要过度。比如你在飞机上打了两颗螺丝,结果写成参与了整架飞机的制造,甚至对外宣称你造了架飞机,这可以吗?不行,因为实际考察时,稍微一问就露馅了,那什么叫适当地塑造呢?可以把“给飞机打了几颗螺丝”改为“参与了飞机零部件的制造”。

简历的项目经历中,这个技巧可以用在项目描述、技术描述、职责描述等各方面。好比项目职责描述中,我见过的许多简历,往往是下面这样:

  • 负责开发XXX模块,实现了AAA、BBB功能。

这样写虽然可以,但会显得有点平平无奇,那如何优化呢?套下面的模板:

  • 负责开发XXX模块,利用XXX等技术,解决了XXX问题,达到了XXX效果。

有小伙伴会说,我不会套啊,能不能给个例子啊?那就来一个吧(以后端举例):

  • 负责XX模块开发,利用MQ、Redis中间件,解决了系统并发吞吐低的问题,经实测由500QPS提升至4000QPS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好多了?所以在写项目经历时,这个美化技巧一定要利用好。

2. 学会塑造技术亮点

接着再聊聊第二个优化技巧:制造技术亮点

为啥要制造技术亮点?因为技术面试官在看项目时,重点只关注三方面。

  • 项目的背景:规模大不大、名气大不大、技术难度高不高、业务复不复杂……
  • 你是什么角色:你在项目中是负责边角料开发的螺丝仔,还是核心开发,或者负责人……
  • 项目中的技术亮点:项目中有没有比较难的问题,会用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或方案……

前两点在前面讲过了,现在把目光放在最后一点,这点对于大家来说,似乎是个不小的问题,我天天就是打螺丝,哪儿来的什么技术亮点啊?利用CV大法日码一万行算不算亮点?

由于工作的局限性,似乎项目中很难出现技术亮点是不?这点我能理解,不过大可不必担忧,既然你做项目时没有亮点,那你在平时瞎逛时,有没有遇到过令你眼前一亮的技术解决方案、疑难排查呢?如果有,就请把它写在你的简历上。

这样做合适吗?当然没问题,但前提也需要你能吃透写的亮点,因为你既然写了,那么面试中80%几率会被问到,如果Hold不住自己写的亮点,面试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那有哪些属于技术亮点呢?以后端举例(其他岗位我不是很熟悉,大家根据自己情况来定):

  • 分布式系统中需要传递一个全局唯一的ID,用于串联分布式系统中请求的链路日志记录。
    • 亮点 1:如何确保全局唯一?可以延伸分布式ID生成策略,如拓展到雪花算法。
    • 亮点 2:并发情况下,如何保证不同请求的ID不会冲突?可以延伸到ThreadLocal
  • 项目中某个接口调用后响应速度缓慢,每次用户访问时需要等待很久,如何做的优化?
    • 亮点 1:线上排查手段,如何精准定位到响应缓慢的接口、造成缓慢的原因……
    • 亮点 2:性能优化手段,如何优化了响应时间?拓展到MQ中间件、多线程、缓存……
  • ……

总之,所谓的技术亮点,就是写一些比较难、吸引人的问题,这样面试官在看的时候,自然会对你解决问题的方案感兴趣,因此你的简历吸引力会更大。并且在面试过程中,也可以大概率引导面试官的提问。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项目经历描述与优化的要点,其实重点就是做好三方面:选好适合的项目、美化好项目经历、突出技术亮点。这三个是技术面试官会关注的点,所以针对简历的项目优化,围绕着这核心的三点展开即可。

最后,额外说明一点,如果你所负责的项目是面向C端的业务,可以适当贴出演示地址,这样有助于让招聘方充分了解到你的项目,尤其是针对同业务类型的招聘方,看到你的实际项目时,会对你更加满意。

三、简历上其他容易忽略的技巧

认真对待自我评价

至此,简历上会出现的每项信息,都给出了编写时的建议及优化技巧,但前面忽视了一项内容,也就是“自我评价”这一栏,大家在写这栏时,基本上全靠在网上抄。

我的建议是最好别这么写,而是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诚恳地写出一段自我评价!因为有些 HR 在看简历时,会优先查看你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写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写上自己的优势,如:

平时热衷于技术研究与分享,XX签约作者、XX博客专家、XX畅销书原作者、XX技术核心贡献者……

N年服务端、后端开发经验,N年大型项目架构经验,主导过十余个大型项目研发及落地,多个项目用户规模达到千万级、全站单日并发达到百万级……

上述这段自我评价中,就能够将你自己的优势完美体现出来,但如果没有优势的话,一段发自内心的诚恳评价,也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不过对于技术人来说,这段评价的影响也并不大,有句话叫做“无过便是功”,能写出一段有优势最好,如果文笔功夫实在欠缺,从网上复制一段也OK。但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在自我评价中大肆吹嘘、夸奖自己,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不要一份简历打天下

JD(全称Job Description)是指职位描述,即你在招聘网站上看到的招聘需求。

在求职的过程中,当你看到一个JD很满意,薪资待遇、福利、技术栈、业务等方面都特别合适,那针对这样的JD就要额外珍惜,别抱着“一份简历打天下”的想法。

面对自己满意的招聘,尤其是工作年限较长的伙伴,可以了解下招聘方的业务范围,适当把简历的项目调整成与招聘方业务更匹配的。同时再参考JD上的技术要求,调整一下自己的专业技能顺序。

为此,大家在写好一份通用简历的前提下,也要做好随时微调的准备,匹配度越高的简历,会更受招聘方的欢迎。对于招聘方而言,想要招到一个业务经验、技术能力十分匹配的人才并不容易,如果你能够通过微调达到对方满意的标准,简历上项目的业务属性、个人的技术栈,都与招聘方相匹配时,那自然成功几率会更高。

写好简历后要做的三两事

当你按照文中所说,撰写并优化好了简历之后,首先记得多复查两遍,看看整份简历是否可以再精简一些。如果可以,请再次对简历动刀,毕竟写简历是个修修补补的过程,多番打磨后才能得到更好的成品。同时,复查也能解决不细心带来的后患,例如错别字、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反了、某些内容重复……这类问题。

确保简历内容完全正确,并且足够精简时,可以把你的简历发给同为技术人的几位朋友、同学看看,如果你的朋友看了之后,觉得你的简历比他写得要好,那相对来说你的简历就很不错啦!同时,朋友看你简历的过程,相当于他人帮你复查了一次,也相当于别人给你筛选了一次,说不定他们还能给出一些额外的调整建议。

最后,简历成品出来之后,一定不要忘了导成PDF格式噢!如果是.doc、.md或其他格式,当你投递简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打不开,或者打开出现乱码、排版混乱的问题,而转换成.pdf格式后自然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四、总结

正如女孩子化妆,先天底子并非特别好的人是通过技巧遮盖瑕疵,天生丽质的人则是放大自己的优势,两者经过精心打扮后都能惹人注目。简历优化亦是同理,核心是扬长避短,给自己的简历“化妆”。精心优化过的简历,就好比一百个素颜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带着精致妆容的女孩,异常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

不过大家也要接受一个残忍的现实:自身的条件将会决定着你简历的上限。一个干了三年外包的人,另一个拥有大厂履历、名校背景的人,同样的技巧用在两者身上,得到的效果也有所差异。简历优化只能让现在的你变得更好,而不同的人之间就是有差距,你要理解并学会接受这一点。正因如此,回到上篇的那句话:不要企图追求一份最完美的简历,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本章中,从最初写专业技能基本的原则开始,详细说到了专业技能该如何优化、项目经历该怎样写、如何美化自己的项目、如何制造项目上的技术亮点,以及最后一些容易令人忽略的小技巧。看到这里,简历优化这个主题也走进了尾声,上下两篇的核心如下:

  • 上篇中教了大家 如何制作一份基本的简历
  • 下篇中则说明了 如何让自己的简历更出色

不过还是上篇最开始的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要企图光靠一份简历就能让你入职,简历优化只能算锦上添花,帮助你接到更多的面试罢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若自身能力、态度不行,再多的面试也很难拿到一个入职 Offer。但问题得一个个解决,接到面试后如何做好发挥呢?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

  • 面试前,除开复习技术外,又该做哪些准备呢?

这将是接下来的篇章中会聊到的内容,那么我们就下节再见啦!

运维干货分享

  •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备考学习资料
  • 软考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学习资料
  • 软考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备考学习资料
  • Kubernetes CKA认证学习资料分享
  • AI大模型学习资料合集
  • 免费文档翻译工具(支持word、pdf、ppt、excel)
  • PuTTY中文版安装包
  • MobaXterm中文版安装包
  • pinginfoview网络诊断工具中文版
  • Xshell、Xsftp、Xmanager中文版安装包
  • Typora简单易用的Markdown编辑器
  • Window进程监控工具,能自动重启进程和卡死检测
  • Spring 源码学习资料分享
  • 毕业设计高质量毕业答辩 PPT 模板分享
  • IT行业工程师面试简历模板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求职指南,求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