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历优化上篇》中,我们已经打造了一份“基本”的简历,但对于求职的技术人而言并不够,毕竟技术行业的简历,最关键的还是专业技能的表达,以及项目经验的描述。为此,本章中会详细讲到这些内容:
JD
该如何微调简历?现在就不再多说废话啦,让我们直接开始吧!
作为技术从业者的我们,在简历上表露自身的技术能力,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毕竟这可是咱们吃饭的看家本领!那在简历上描述个人技术时,到底是该吹牛呢,还是谦虚啊?吹牛怕被面试官吊打,谦虚又怕别人看不上,这可怎么办?没关系,下面我们就逐步聊聊简历的专业技能该如何写。
在描述简历上的专业技能时,首先得遵循下述六条原则:
接下来会先展开讲讲这六条原则,然后再讲解如何对其进行优化,从而突出自己的技术优势。
第一条,形容技术的词汇要统一。这是指对于所有技术的掌握程度,应该使用相同性质的形容词汇进行描述。例如,最常用、也是最经典的一组形容词汇:了解、熟悉、熟练掌握、精通,这分别代表技术的四个掌握层次。简历上描述技术能力时,通常要使用同一组词去描述,不能出现下述这种情况:
熟悉 XXX、专注 XXX、精通 XXX、善于 XXX……
虽然上述这种用不同表达词的描述手法也可以,但最好还是用同一性质的形容词汇(至少看起来不要脱离一个词系),这样能直接把你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反馈给面试官,能让面试官清楚你对各项技术的掌握度。
第二条,标点符号统一。主要指中英符号一致、结尾符号一致,这是为了保证简历的美观程度。毕竟中、英模式下的各个符号,相对都有所差异,如果不统一的情况下,显然会影响简历的整洁性。
这样的简历看上去有些潦草感,HR
筛选简历时,也会注重整洁性问题的。为此,在描述专业技能时,一定要统一标点符号,如:所有符号都为中文符号,每一项都以。
句号结尾。
第三条,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大写,不同单词间遵循驼峰命名法。作为IT
开发人员,掌握的专业技能中,难免会有许多技术关键字是英文,因此要注意这些关键字的大小写。以Java
为例,SpringMVC
不能写成springmvc、SPRINGMVC、sPrINgMvC
等形式,毕竟这样写严重影响美感,并且还显得自身不够专业(同时单词也不能打错,字母顺序也不能打错,注意多加检查)。
第四条,对技术按属性分类分项。有些小伙伴为了图方便,描述专业技能时会将其写成一段话。但其实要想让简历更直观、更便于阅读,专业技能最好分成多项去描述。不过分项时要注意,最好按属性
做分类,而不是随意罗列。
以全栈开发举例,假设通过如下方式描述:
精通 Nginx、Vue、CSS、Spring、MQ、JVM、React、gRPC……
你觉得合理吗?并不合理,毕竟这些技术都不属一个领域!最好的做法是按照属性的不同,将每个属性单开一项进行描述,如前端分一项、Java 分一项、中间件分一项……
第五条,技术栈按热度、掌握度排序。面试官看专业技能这一栏的目的是啥?想要看出你会什么,并判断你与空缺岗位所需的技术栈是否匹配。为此,在写专业技能时,一定要按技术热度进行排序,热度越高代表需求更高,匹配度自然也越高,因此将热度高的技术栈放在前面,更便于招聘方“检索”信息。除开热度外,也可以适当地将自己比较擅长的技术放前面,比如“精通”的优先级应该要高于“了解”。
第六条,“精通”要慎用! 很多人在写专业技能时,都存在一个疑惑:“我这项技术到底是写了解,还是熟悉、熟练掌握、精通呢?”大家很难把握这个度,因此往往会遵循下面这个原则:
这样做有没有问题呢?其实前三项问题不大,但“精通”这个词要慎用!因为只要你敢写“精通”,那后果绝对是会引来面试官的狂轰滥炸。为此,如果你对某项技术有绝对自信,有过全面且深入性的研究,能 Hold 住吹出去的牛,那简历上就放心大胆地吹。反之,尽量谦虚为上,不要去写“精通”。
遵守上述六条原则撰写简历上的专业技能,最后能得到一份“初稿”,接着可以再建立在“初稿”的基础之上,对其不断进行优化与改进即可。
对技术栈的描述,许多人都停留在用“了解、熟悉、熟练掌握、精通”这套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举个尤为常见的例子,如下:
- 熟练掌握
AAA
;- 熟悉
BBB
;- 了解
CCC
;- 学习过
DDD
;- 有过
XXX
经验。
这样可以吗?当然可以,但你没有真正表达出对技术的掌握度,比如你写熟悉BBB
,但你到底熟悉到什么程度呢?看你简历的人无从得知,假设你是一位面试官,想要基于简历进行提问时,又该如何提问?你不清楚,只能按自己的推断去提问。
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在描述技术栈可以稍加美化,如下:
Spring
框架。Spring
框架,曾阅读过IOC、AOP、MVC
、事务机制的源码。Nginx
。Nginx
代理技术,能熟练运用Nginx
搭建服务的热备集群。也就是给面试官一个方向,看到你的这项技术栈之后,能明确知道你具体对哪方面有过深入研究,至少能在面试中,给予对方一个提问的方向,而并不是让对方盲目提问。简单来说就是:对于自己掌握的技术栈,不要再用一个单调的词汇形容,而是加上一些修饰语去引导。
前面所说的方法都只适用于“初、中、高级”水平的人,随着工作年限的不断增长,个人的技术栈也在不断丰富,所以一些工作多年的技术人,所掌握的技术栈十分多,再按照前面的方式就容易写出长篇大论。我见过的简历中,甚至见过专业技能写了三十多项的牛人,但这样去写,不如换成下面这种方式(以后端为例):
IT
开发经验,六年系统架构经验,具备丰富的大型项目处理经验;Spring
体系框架,阅读过大部分框架底层源码;Shell
脚本语言编写,具备搭建可持续化自动部署/监控中台经验;看上述这段专业技能描述,虽说没有指明具体的技术栈,但常人看到这段描述就能感受出:是个大佬!
Why?因为这段描述是提炼过的内容,不再拘泥于某个技术细节,更多的是在突出自己的优势,所以这也是每位资深技术人应该要掌握的能力,即:学会提炼自己的专业技能,重点突出自身的优势,而并非长篇大论。
不过话说回来,干到资深水准的小伙伴,基本上也无需通过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毕竟自身工作经验丰富,所以人脉关系并不差,换工作更多是被挖,或者走内推、猎头的途径。
聊完了专业技能如何撰写后,接着再来说说项目经历,项目经历估计是大家头疼的一栏,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去描述项目,为此,这里先给出一个 通用模板
。
按模板去套自己的项目,你的项目经历就能较为全面地体现出来。但对于年限较长的小伙伴而言,因为工作的时间不算短,所以接手过的项目不在少数,请牢记:千万不要把项目经历写成流水账!
不要写成流水账是啥意思呢?就是简历无需写太多的项目,我的建议是来4
个左右就够了,而这几个项目中,至少前两个一定要选比较有吸引力的,即技术面试官感兴趣的!但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项目算比较有吸引力的呢?
具备吸引力的项目主要有如下几类:
描述项目经历时,从接手过的项目中,选几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即可,千万别把所有项目都写上去!因为这样干,会造成简历篇幅过长,同时还容易写成流水账,看着虽然多,但没有核心,所以写项目经历讲究:浓缩的才是精华。
但如果你从业时间较短,接手过的项目并不多,则可以把做过的项目都写上去。同时,如果项目都算不上很出色,你也可以用一点小手段,也就是所谓的“包装大法”。找一两个你认为比较出色的项目,写在你的简历上也行,但这样的做的前提是:你对“包装”的项目,必须得像自己做过的一样熟悉,如果无法吃透包装的项目,自然在面试中很容易露出鸡马脚。
相信诸位都有一个苦恼:“平时工作就是打螺丝,简历上的项目该如何写出不一样的感觉啊?”
这是导致大家项目经历看着很平凡的罪魁祸首,很多人往往就是因为不知如何优化项目经历,所以只能按事实陈述,导致项目经历一点也不突出。
下面就来教大家优化项目的方法。
优化项目主要依靠两条准则,第一条是通过语言美化,第二条则是塑造技术亮点。
先来说一则小故事:
一个小和尚问方丈:“师父,我念经的时候可以抽烟吗?” 方丈怒道:“当然不行!”
另一个小和尚也问这个方丈:“师父,我吸烟的时候可以念经吗?” 方丈的回答是:“自然可以。”
从这个故事中大家能明显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同样的一件事情,用不同方式去表达,事情的核心并没有改变,但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这个道理很容易懂,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用好它。怎样才叫用好这个道理呢?例如:
15
块,今天赚了60
块。300%
!上面两个例子,大家是不是有种熟悉感?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类似的案例,但具体有哪些就不指出了。这里重点是在强调:一件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语言修饰下,产生的结果自然不同!想要给自己简历上的项目做美化,首先就得利用这个原则去落实。
但搞技术的人里面,大部分都缺乏这项能力,因为大家更偏向于理工科,文学功底有所欠缺,想利用这个准则用来美化项目,会存在些许难度,因此这里给出两个示例参考。
这些示例中,事情的本质有改变吗?其实没有,归根结底说的还是同一件事,但当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后,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比如第一个示例中,按照正常的写法去形容,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做业务开发的螺丝仔,但换了一个说法之后,你便化身成了团队主程、核心骨干,少了你肯定不行(2~3
个人负责开发的项目,少了你的确不行)。
OK,上述内容便是优化项目的第一个技巧,也就是把同样的事情,用听起来更加牛逼的方式表达出来。但这里要牢记:适当塑造确实可以提升竞争力,但塑造时也千万不要过度。比如你在飞机上打了两颗螺丝,结果写成参与了整架飞机的制造,甚至对外宣称你造了架飞机,这可以吗?不行,因为实际考察时,稍微一问就露馅了,那什么叫适当地塑造呢?可以把“给飞机打了几颗螺丝”改为“参与了飞机零部件的制造”。
简历的项目经历中,这个技巧可以用在项目描述、技术描述、职责描述等各方面。好比项目职责描述中,我见过的许多简历,往往是下面这样:
XXX
模块,实现了AAA、BBB
功能。这样写虽然可以,但会显得有点平平无奇,那如何优化呢?套下面的模板:
XXX
模块,利用XXX
等技术,解决了XXX
问题,达到了XXX
效果。有小伙伴会说,我不会套啊,能不能给个例子啊?那就来一个吧(以后端举例):
XX
模块开发,利用MQ、Redis
中间件,解决了系统并发吞吐低的问题,经实测由500QPS
提升至4000QPS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好多了?所以在写项目经历时,这个美化技巧一定要利用好。
接着再聊聊第二个优化技巧:制造技术亮点。
为啥要制造技术亮点?因为技术面试官在看项目时,重点只关注三方面。
前两点在前面讲过了,现在把目光放在最后一点,这点对于大家来说,似乎是个不小的问题,我天天就是打螺丝,哪儿来的什么技术亮点啊?利用CV
大法日码一万行算不算亮点?
由于工作的局限性,似乎项目中很难出现技术亮点是不?这点我能理解,不过大可不必担忧,既然你做项目时没有亮点,那你在平时瞎逛时,有没有遇到过令你眼前一亮的技术解决方案、疑难排查呢?如果有,就请把它写在你的简历上。
这样做合适吗?当然没问题,但前提也需要你能吃透写的亮点,因为你既然写了,那么面试中80%
几率会被问到,如果Hold
不住自己写的亮点,面试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那有哪些属于技术亮点呢?以后端举例(其他岗位我不是很熟悉,大家根据自己情况来定):
ID
,用于串联分布式系统中请求的链路日志记录。
ID
生成策略,如拓展到雪花算法。ID
不会冲突?可以延伸到ThreadLocal
。MQ
中间件、多线程、缓存……总之,所谓的技术亮点,就是写一些比较难、吸引人的问题,这样面试官在看的时候,自然会对你解决问题的方案感兴趣,因此你的简历吸引力会更大。并且在面试过程中,也可以大概率引导面试官的提问。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项目经历描述与优化的要点,其实重点就是做好三方面:选好适合的项目、美化好项目经历、突出技术亮点。这三个是技术面试官会关注的点,所以针对简历的项目优化,围绕着这核心的三点展开即可。
最后,额外说明一点,如果你所负责的项目是面向C
端的业务,可以适当贴出演示地址,这样有助于让招聘方充分了解到你的项目,尤其是针对同业务类型的招聘方,看到你的实际项目时,会对你更加满意。
至此,简历上会出现的每项信息,都给出了编写时的建议及优化技巧,但前面忽视了一项内容,也就是“自我评价”这一栏,大家在写这栏时,基本上全靠在网上抄。
我的建议是最好别这么写,而是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诚恳地写出一段自我评价!因为有些 HR 在看简历时,会优先查看你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写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写上自己的优势,如:
平时热衷于技术研究与分享,
XX
签约作者、XX
博客专家、XX
畅销书原作者、XX
技术核心贡献者……
N
年服务端、后端开发经验,N
年大型项目架构经验,主导过十余个大型项目研发及落地,多个项目用户规模达到千万级、全站单日并发达到百万级……
上述这段自我评价中,就能够将你自己的优势完美体现出来,但如果没有优势的话,一段发自内心的诚恳评价,也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不过对于技术人来说,这段评价的影响也并不大,有句话叫做“无过便是功”,能写出一段有优势最好,如果文笔功夫实在欠缺,从网上复制一段也OK
。但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在自我评价中大肆吹嘘、夸奖自己,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JD
(全称Job Description
)是指职位描述,即你在招聘网站上看到的招聘需求。
在求职的过程中,当你看到一个JD
很满意,薪资待遇、福利、技术栈、业务等方面都特别合适,那针对这样的JD
就要额外珍惜,别抱着“一份简历打天下”的想法。
面对自己满意的招聘,尤其是工作年限较长的伙伴,可以了解下招聘方的业务范围,适当把简历的项目调整成与招聘方业务更匹配的。同时再参考JD
上的技术要求,调整一下自己的专业技能顺序。
为此,大家在写好一份通用简历的前提下,也要做好随时微调的准备,匹配度越高的简历,会更受招聘方的欢迎。对于招聘方而言,想要招到一个业务经验、技术能力十分匹配的人才并不容易,如果你能够通过微调达到对方满意的标准,简历上项目的业务属性、个人的技术栈,都与招聘方相匹配时,那自然成功几率会更高。
当你按照文中所说,撰写并优化好了简历之后,首先记得多复查两遍,看看整份简历是否可以再精简一些。如果可以,请再次对简历动刀,毕竟写简历是个修修补补的过程,多番打磨后才能得到更好的成品。同时,复查也能解决不细心带来的后患,例如错别字、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反了、某些内容重复……这类问题。
确保简历内容完全正确,并且足够精简时,可以把你的简历发给同为技术人的几位朋友、同学看看,如果你的朋友看了之后,觉得你的简历比他写得要好,那相对来说你的简历就很不错啦!同时,朋友看你简历的过程,相当于他人帮你复查了一次,也相当于别人给你筛选了一次,说不定他们还能给出一些额外的调整建议。
最后,简历成品出来之后,一定不要忘了导成PDF
格式噢!如果是.doc、.md
或其他格式,当你投递简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打不开,或者打开出现乱码、排版混乱的问题,而转换成.pdf
格式后自然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正如女孩子化妆,先天底子并非特别好的人是通过技巧遮盖瑕疵,天生丽质的人则是放大自己的优势,两者经过精心打扮后都能惹人注目。简历优化亦是同理,核心是扬长避短,给自己的简历“化妆”。精心优化过的简历,就好比一百个素颜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带着精致妆容的女孩,异常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
不过大家也要接受一个残忍的现实:自身的条件将会决定着你简历的上限。一个干了三年外包的人,另一个拥有大厂履历、名校背景的人,同样的技巧用在两者身上,得到的效果也有所差异。简历优化只能让现在的你变得更好,而不同的人之间就是有差距,你要理解并学会接受这一点。正因如此,回到上篇的那句话:不要企图追求一份最完美的简历,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本章中,从最初写专业技能基本的原则开始,详细说到了专业技能该如何优化、项目经历该怎样写、如何美化自己的项目、如何制造项目上的技术亮点,以及最后一些容易令人忽略的小技巧。看到这里,简历优化这个主题也走进了尾声,上下两篇的核心如下:
如何制作一份基本的简历
;如何让自己的简历更出色
。不过还是上篇最开始的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要企图光靠一份简历就能让你入职,简历优化只能算锦上添花,帮助你接到更多的面试罢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若自身能力、态度不行,再多的面试也很难拿到一个入职 Offer。但问题得一个个解决,接到面试后如何做好发挥呢?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
这将是接下来的篇章中会聊到的内容,那么我们就下节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