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 分布式事务管理

3. 扩展

易于扩展,使用小的多个服务,更加易于扩展新的功能

4. 简化部署

某个服务的更新部署,不需要重新部署整个应用

5. 可组合

通过组合多个服务,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功能

6. 可替代

因为每个微服务都比较小,重新实现某一个服务或者直接删除该服务都是可操作的

缺点:


1. 复杂度高

微服务间通过REST、RPC等形式交互,相对于单体模式,需要考虑被调用方故障、过载、消息丢失等各种异常情况,代码逻辑更加复杂。

对于微服务间的事务性操作,因为不同的微服务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库,将无法利用数据库本身的事务机制保证一致性,需要引入二阶段提交等技术。

同时,在微服务间存在少部分共用功能但又无法提取成微服务时,各个微服务对于这部分功能通常需要重复开发,或至少要做代码复制,以避免微服务间的耦合,增加了开发成本。

2. 运维复杂

在采用微服务架构时,系统由多个独立运行的微服务构成,需要一个设计良好的监控系统对各个微服务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运维人员需要对系统有细致的了解才对够更好的运维系统。

3. 影响性能

相对于单体架构,微服务的间通过REST、RPC等形式进行交互,通信的时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分布式事务的引入

========

正如上面所说

对于微服务间的事务性操作,因为不同的微服务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库,将无法利用数据库本身的事务机制保证一致性,需要引入二阶段提交等技术。

在单体项目中,很容易做到事务控制,而在多个服务之间很难实现

假设服务调用如下:

Spring Cloud 分布式事务管理_第1张图片

A B C D 的事务均在各个服务控制,如何做到,统一协调,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

基于XA协议的两阶段提交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员,spring,cloud,分布式,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