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VM)的进阶理解

1. 数学基础:硬间隔SVM的优化问题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VM)的进阶理解_第1张图片

2. 拉格朗日对偶与支持向量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VM)的进阶理解_第2张图片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VM)的进阶理解_第3张图片

3. 软间隔SVM:处理噪声与重叠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VM)的进阶理解_第4张图片
其中  是惩罚参数,控制对误分类的容忍度:

  • 越大,分类越严格(间隔越小,可能过拟合)。
  • 越小,允许更多错误(间隔越大,可能欠拟合)。

对偶问题
软间隔的对偶形式与硬间隔类似,但约束变为:0  ≤    ≤ 

4. 核技巧(Kernel Trick)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VM)的进阶理解_第5张图片

5. SVM的优化算法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VM)的进阶理解_第6张图片

6. SVM的扩展与变种

  • 多类SVM:通过“一对多”(One-vs-Rest)或“一对一”(One-vs-One)策略扩展。

  • 支持向量回归(SVR):用于回归问题,目标是让预测值落在间隔带内。

  • 结构化SVM:处理结构化输出(如序列、树形结构)。

7. 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特征缩放:SVM对特征的尺度敏感(尤其是RBF核),建议标准化数据。

  • 核函数选择

    • 线性核:特征多、样本少时。

    • RBF核:特征少、样本多时(需调参 )。

  • 参数调优

    • (惩罚参数)和 (RBF核的带宽)通过交叉验证选择。

  1. 计算效率

    • 大规模数据可用随机梯度下降(SGD)或近似核方法(如Nyström)。


总结

  • SVM的核心:最大化间隔,利用支持向量决定分类边界。
  • 数学本质:凸二次规划 + 对偶理论 + 核方法。
  • 优势:高维数据有效、泛化能力强、可处理非线性。
  • 挑战:调参敏感、大规模数据计算成本高。

如果想进一步深入,可以研究:

  • 核函数的数学性质(Mercer定理)。
  • SVM与逻辑回归的理论联系。
  • 现代优化方法(如随机双坐标上升)。

你可能感兴趣的:(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