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论文】随机应变:通过强化学习实现社交代理的自适应思考

【AI论文】随机应变:通过强化学习实现社交代理的自适应思考_第1张图片

摘要:有效的社交智能模拟要求语言代理能够动态调整推理深度,而这一能力在当前的方法中显著缺失。现有的方法要么缺乏这种推理能力,要么在所有场景中都强制执行统一的长思维链推理,导致标记(token)使用过量且社交模拟不恰当。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自适应模式学习(Adaptive Mode Learning, AML)方法,该方法根据实时上下文从四种思考模式(直观反应→深度沉思)中策略性地选择。我们框架的核心创新——自适应模式策略优化(Adaptive Mode Policy Optimization, AMPO)算法,相比现有方法引入了三个关键进步:(1)多粒度思考模式设计,(2)社交互动中的上下文感知模式切换,以及(3)通过深度自适应处理实现标记高效的推理。在社交智能任务上的广泛实验证实,AML相比最先进的方法实现了15.6%的任务性能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方法在推理链缩短32.8%的情况下,性能仍超出GRPO 7.0%。这些结果表明,如AMPO所实现的上下文敏感思考模式选择,相比GRPO的固定深度方法,能够实现更类似人类的自适应推理。Huggingface链接:Paper page,论文链接:2505.02156

研究背景和目的

研究背景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静态问题解决领域(如数学、代码和逻辑推理)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其在动态社交场景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场景远比静态问题复杂,涉及利益冲突、商业谈判、不确定性以及长期目标等。这些场景要求社交代理(social agents)不仅具备协调长期目标的能力,还需处理不确定性并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现有的社交智能研究主要遵循两条路径:一是端到端的目标导向训练,通过模仿学习或强化学习(RL)对LLMs进行后训练;二是外部规划集成,通过即插即用的规划器增强LLMs的战略推理能力。然而,这些方法大多侧重于快速思考模式,缺乏足够的思考过程,无法充分应对复杂社交环境中的认知要求。

在静态推理任务中,长思维链(Long-Chain-of-Thought, Long-CoT)推理已被证明能够显著提升模型性能,但这一方法尚未在社交智能任务中得到充分探索。此外,现有的LLMs在社交对话场景中往往表现出不系统的历史分析、不足的目标分解与策略规划、低效的思考过程以及不平衡的关注点等问题。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适应社交场景的混合思考模式学习方法,使社交代理能够根据实时上下文动态选择合适的思考模式,从而实现更高效、更人性化的自适应推理。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

  1. 开发自适应思考模式学习框架(AML):通过预定义四种思考模式,并结合定制化的强化学习算法,使社交代理能够在不同社交场景中动态选择最合适的思考模式。

  2. 提升社交代理的推理能力:通过Long-CoT推理方法,增强社交代理在复杂社交场景中的战略推理和决策能力,解决现有LLMs在社交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3. 验证AML框架的有效性:在多个社交智能任务上评估AML框架的性能,证明其在提升任务表现、减少推理长度和增强适应性方面的优势。

研究方法

自适应思考模式学习框架(AML)
  1. 思考模式设计:受层次认知控制理论(Hierarchical Cognitive Control Theory, HCCT)启发,设计了四种思考模式,涵盖从直觉反应到深度沉思的不同认知层次。具体包括:
    • 模式1(M1):直觉反应:仅包含最终答案,无思考过程。
    • 模式2(M2):意图分析:包含意图、风格和初步回答三个思考动作。
    • 模式3(M3):战略适应:在M2基础上增加历史、目标、评估和策略四个思考动作。
    • 模式4(M4):前瞻模拟:在M3基础上增加演绎和整合两个思考动作,模拟多种策略的执行并整合结果。
  2. 自适应模式策略优化(AMPO)算法:将模式级和样本级信息纳入优势估计,通过强化学习促进自适应思考学习。具体而言,AMPO算法定义了包含模式级优势和样本级优势的目标函数,通过模式级信息选择最合适的思考模式,通过样本级信息生成更高质量的动作内容。
奖励函数设计

设计了三种奖励函数,包括答案奖励、格式奖励和答案长度奖励,以提供选择合适思考模式和答案的反馈。

  1. 答案奖励:评估回答对目标完成的贡献,使用LLM评估器计算目标完成进度的梯度,并通过边界感知奖励缩放函数动态调整奖励大小。

  2. 格式奖励:确保模型遵循预定义的思考模式格式,对不符合格式的行为进行惩罚。

  3. 答案长度奖励:控制回答长度,避免生成过长或过短的回答,通过平滑长度惩罚函数鼓励模型生成简洁、集中的回答。

训练策略

采用两阶段训练策略:首先使用行为克隆(Behavioral Cloning, BC)使模型理解并遵循四种思考模式;然后通过强化学习训练提升自适应思考模式的能力。

研究结果

实验设置

在SOTOPIA和SOTOPIA-Hard两个社交智能任务上评估AML框架的性能。SOTOPIA专注于多样化的目标导向社交互动,而SOTOPIA-Hard则挑战代理完成复杂的战略推理任务。实验中使用了Qwen和Llama两种骨干模型,并与多个基线方法进行比较,包括强大的快速思考LLMs(如GPT-4o、Claude-3.5-Sonnet)、专门用于深度推理的LRMs(如OpenAI-o1、DeepSeek-R1)以及对话规划方法(如PPDPP、EPO、DAT、DSI)。

主要结果
  1. 性能提升:AML框架在SOTOPIA和SOTOPIA-Hard任务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相比之前的最先进方法(SOTA),AML在Qwen骨干模型上实现了15.6%的任务性能提升,在Llama骨干模型上实现了7.0%的性能提升,同时推理链长度缩短了32.8%。

  2. 自适应思考模式:AMPO算法显著优于GRPO算法,在保持较低平均回答长度的同时,在SOTOPIA和SOTOPIA-Hard的GOAL维度上实现了更好的性能。AMPO在训练过程中有效探索了各种思考模式,而GRPO则倾向于收敛到单一思考模式。

  3. 思考模式的有效性:通过消融研究验证了四种思考模式的有效性,单独训练任何一种思考模式均无法达到AMPO的性能,表明AMPO的优势不在于拟合单一思考模式,而在于根据场景动态选择合适的思考模式。

  4. 自适应行为分析:详细分析了AMPO在不同轮次和场景下的思考模式分布,发现AMPO在对话初期倾向于使用复杂的思考模式(如M4),随着对话的进行逐渐转向更简单的思考模式(如M1),这种动态转换与一般问题解决原则相符,展示了AMPO的自适应能力。

人类评估

通过严格的人类评估验证了AMPO的有效性,评估者在GOAL、REL(关系)和FIN(财务/物质利益获取)三个关键维度上对AMPO和其他基线方法进行了成对比较,结果显示AMPO在所有评估视角上均优于其他基线方法。

研究局限

  1. 思考模式设计的局限性:尽管设计了四种思考模式,但仍可能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社交场景和认知需求。未来研究可以探索更多样化的思考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交环境。

  2. 奖励函数设计的挑战:奖励函数的设计对强化学习结果有显著影响,当前的奖励函数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所有重要的评估维度。未来研究可以探索更复杂的奖励函数设计,以更全面地评估社交代理的性能。

  3. 数据集和评估环境的限制:实验在SOTOPIA和SOTOPIA-Hard两个特定数据集上进行,这些数据集可能无法完全代表真实世界的社交场景。未来研究可以扩展到更多样化的数据集和评估环境,以验证AML框架的泛化能力。

未来研究方向

  1. 扩展思考模式:探索更多样化的思考模式,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社交场景和认知需求。例如,可以引入情感分析、共情理解等高级认知能力到思考模式中。

  2. 优化奖励函数:设计更复杂的奖励函数,以更全面地评估社交代理的性能。例如,可以引入多目标优化方法,同时考虑任务完成度、用户满意度、对话流畅性等多个评估维度。

  3. 跨领域应用:将AML框架应用于其他需要复杂推理和决策的领域,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等,验证其泛化能力和实用性。

  4. 可解释性和透明度:提高社交代理的可解释性和透明度,使其决策过程更加易于理解和信任。例如,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思考模式的动态选择过程和推理路径。

  5. 结合多模态信息:探索如何结合文本、语音、图像等多模态信息,提升社交代理在复杂社交环境中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这将有助于社交代理更全面地理解用户需求和环境变化,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思考模式学习框架(AML)为社交智能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开发四种思考模式并结合定制化的强化学习算法,AML框架显著提升了社交代理在复杂社交场景中的推理和决策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展思考模式、优化奖励函数、探索跨领域应用、提高可解释性和透明度以及结合多模态信息,以推动社交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