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运转离不开合作,合作过程中,个体往往会优先考量自身利益。通常所谓的“双赢”局面,本质上是A与B达成合作,共同吃掉C,完成利益划分。
职场迷障
在职场中,很难做到员工和老板双方都满意。老板希望员工多做一些,超额完成任务;而员工则倾向于只做范围内的工作,能摸鱼也是一种本事。
老板激情澎湃地描绘公司未来的宏伟蓝图,但员工可能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当老板布置一个工作目标时,希望员工会准备多套方案来汇报,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员工选择先囫囵完成任务,担心任务完不成扣绩效,沟通中新的问题会接踵而至,需要自己继续解决。
这就形成了许多打工人心中之痛——“钱途”往往是老板镜花水月般的承诺,而工作却依赖于自己“悟”老板的意思。
无论是员工吐槽老板,还是老板奖励或处罚员工,都是站在自己的本位主义上思考。所有的赞赏、吐槽、奖励、处罚都是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员工期望钱多事少离家近,而老板则期望钱少事多能力强。
这些迷障有一个共同点,即“本位主义”。我们通过围绕“本”的利益去聚拢人,去找到愿意一开始就占高“位”的志同道合的人同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可以在未来路上越走越远,一切向好。
“本” 利相吸,汇聚人才
个体、部门和公司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自己的“本利”点,以实现迅速聚拢,**高效达成一致。所以找到每个人的“本利”点至关重要,这是聚拢人的关键所在。
对于公司而言,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以此为基础,向潜在的人才展示公司所能提供的利益点。例如,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可以突出其在前沿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和潜力,让人才看到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部门在吸引人才时,同样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研发部门为例,可以展示其先进的研发设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开放的创新环境,吸引那些热衷于技术创新的人才加入。
个体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优势,这些 “本利” 点就是吸引达成合作的基础。比如,一个擅长沟通协调的项目经理,他能够有效地组织团队成员,推动项目顺利进行。此时,一家公司有一个复制的项目需要交付,各自的“本利”点,就会促进双方快速达成合作。
精准定位 “本利”,凝聚团队力量
要找到每个人的 “本利”点并非易事,需要管理者用心去观察、沟通和分析。可以通过定期的一对一沟通,深入交流,了解职业规划、兴趣爱好以及对工作的期望和诉求。
例如,一位年轻的销售人员渴望短期内提升销售业绩并学习先进的销售技巧,针对这些“本利"点,可以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并设立具有挑战性的销售目标。
数据分析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对工作绩效数据、考勤数据、培训反馈数据等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优势和不足,以及在工作中的需求和偏好。
例如,某位员工在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任务时表现出色,但在与客户沟通方面存在不足。可以根据这些发现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培训课程。
**一旦找到了员工的 “本利” 点,就要用这些点来聚拢他们,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例如,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这样员工就会更加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提升 “位” 阶,携手前行
当成功聚拢人才后,提升每个人的 “位” ,找到更多愿意站在高“位”思考的人,就成为了团队持续发展的关键。这里的 “位”,可以理解为员工的“本利”点是站在个体、部门、公司那个层面为首要而思考问题。
对于个体而言,制定职业发展目标,保持敏锐的学习意识,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站在部门、公司的“位”,将这知识转化部门、公司层级的需求,推进部门建设,推进公司发展。
部门层面,了解部门成员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建立清晰、高效的协作流程,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工作推诿和效率低下。首要站在公司“位”,整体去思考问题,制定工作任务,跨部门合作。
公司层面,培养和找到那些愿意站在高层级“位”工作的人,一起在公司发展方向和目标上前行。通过建立公平透明的激励机制,如绩效奖金、股权激励等,共享利益,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以"本"聚拢,以“位”同行,共赴未来
人人都是本位主义者,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通过围绕“本”的利益去聚拢人,找到那些愿意站在更高“位”出发的人,同心共享,展望未来。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一过程中,需以清晰逻辑构建高效协作体系:通过真诚赞美与建设性批评搭建正向反馈机制,引导团队成员锚定共同目标;从个体、部门、公司三维度升华本位主义认知,以更高站位推动利益协同;精准捕捉成员“本利”需求点,将个人发展诉求与团队目标深度绑定,以务实激励凝聚团队共识;同时认清职场本质是价值交换的“契约关系”,个人当以全力以赴的职业精神投入工作,企业需摒弃“画饼”空谈与“悟文化”模糊指令,通过清晰沟通达成目标共识,以承诺兑现筑牢信任基础,最终在利益一致与高效执行中实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