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 STP 生成树协议—功能验证实验

【计算机网络-Cisco实验】

STP 生成树协议—功能验证实验


文章目录

  • 【计算机网络-Cisco实验】
  • 前言
    • 数据链路层功能
  • 一、生成树协议
    • 1.1 为什么使用生成树协议
    • 1.2 生成树协议的重要性(能解决啥问题)
  • 二、实验
    • 【第一步】设计网络拓扑
    • 【第二步】连接测试
    • 【第三步】模拟线路上损坏点,看一下冗余线路是否可以发挥作用。
    • 小结
    • 【第四步】关闭生成树协议,进行对比实验。
  • 总结


前言

在此之前应该对OSI模型应该有过学习和了解,STP协议主要工作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首先,数据链路层就像是一条“数据通道”,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在这个过程中,数据链路层会对数据进行封装、分帧、物理寻址、媒体访问控制、传输和接收以及差错检测与纠正等一系列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数据链路层功能

  1. 封装成帧: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帧,是在物理层数据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额外的信息(如源地址MAC、目的MAC地址,帧类型,校验位等),形成一个帧。同时,数据链路层还会负责将较长的数据包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帧,以便在物理层进行传输。
    【Cisco】 STP 生成树协议—功能验证实验_第1张图片

就像我们在寄送包裹时,会用一个纸箱将物品封装起来,并在纸箱上写上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这个纸箱就相当于数据链路层中的帧,而里面的物品则相当于网络层的数据包。

  1. 物理寻址(根据mac地址):数据链路层通过在帧中添加源和目的物理地址,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定位和传输。每个网络节点都有唯一的物理地址,这个地址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用于标识和区分不同的节点。

    就像我们在寄送包裹时,会在纸箱上写上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这样,快递员才能根据地址找到正确的收件人,并将包裹送达。

  2. **流量控制:**在广播网络中,多个主机共享同一物理链路。为了避免多个主机同时发送数据导致冲突和碰撞,数据链路层会实施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如CSMA/CD),用于协调多个主机对共享媒体的访问。

就像我们在一个会议室里开会,为了避免大家同时发言导致混乱,我们会采用一些规则(如举手发言、轮流发言等)来协调大家的发言顺序。这就是媒体访问控制的一种形式。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载波侦听(Carri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Cisco,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