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网络原理6

一、域名系统(DNS)

 

1. 原理与演进

- hosts文件:早期用于将域名和IP地址进行映射,在Windows系统中位于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路径下 。随着网站数量增加,手动维护hosts文件变得麻烦,现代DNS系统不再依赖它,而是通过一组DNS服务器来完成域名解析 。

- DNS服务器:最初由根服务器维护数据,全球有11个根服务器,大部分在美国 。当用户访问网站(如 [sogou](coco://sendMessage?ext=%7B%22s%24wiki_link%22%3A%22https%3A%2F%2Fm.baike.com%2Fwikiid%2F7240009821926637572%22%7D&msg=sogou).com  )时,电脑向DNS服务器询问域名对应的IP地址,DNS服务器返回(如1.2.3.4 ),电脑再通过该IP访问服务器 。

2. 优化策略

- 缓存机制:相邻几次访问中,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通常不变,浏览器会对域名解析结果进行缓存,减少对DNS服务器的访问频率 。

- 分布式系统:引入更多硬件资源,应对海量请求 。

 

二、IP地址相关

 

1. IP地址分类与分配

- 分类:IP地址分为内网IP(私网IP ,如10.、172.16 - 172.31.、192.168.* )和外网IP(公网IP ) 。NAT机制下,内网设备共用一个外网IP ,通过端口号区分请求 。

- 分配:家用路由器常通过DHCP(基于UDP应用层协议 )自动分配IP ,同一局域网内设备网络号相同,主机号不同 。子网掩码用于标识网络号和主机号,家用路由器网段一般是255.255.255.0 ,对应主机号范围0 - 255 ,对于设备较多的网络,需调整子网掩码 。

2. 特殊IP地址

- 广播IP:主机号全为1的IP地址是广播IP ,用于向局域网内所有设备广播数据,仅基于UDP使用 。如手机投屏时,投屏软件向广播IP发送数据包,有对应软件的设备(如电视)做出响应 。

- 环回IP:127.*网段是环回IP ,最常用127.0.0.1 ,等同于localhost ,通过该IP发送的数据会返回自身 。

 

三、路由选择

 

1. 原理:

类似于地图导航,但路由器无法知晓整个网络结构,只能了解相邻设备信息,通过“启发式”“探索式”过程寻找路径 。例如从陕西科技大学到西安邮电大学,路由器像路人一样,根据有限信息给出“较优解” 。

2. 实现:

路由器维护“路由表” ,根据目的IP的网络号匹配路由表项,确定转发路径 。若匹配成功且目的IP是相邻设备,直接转发;否则给出默认路线,指向下一跳(通常是更高级路由器 ) 。

 

四、MAC地址与ARP协议

 

1. MAC地址

- 定义与特性:也叫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地址体系,6字节长,由网卡出厂时设定,理论上每个设备唯一 ,但实际也可能出现相同情况 。

- 作用:专注解决两个相邻节点的数据转发 ,常用于网络转发 ,有些程序会绑定MAC地址 。

2. ARP协议

- 原理:ARP(地址解析协议)是横跨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用于根据IP地址获取对应设备的MAC地址 。ARP协议报文周期性触发,向局域网内广播请求,设备收到后返回包含自身MAC地址的响应 ,协助交换机构建转发表 。

- 功能:在网络转发中,当A给B发送数据且二者相邻时,A需要通过ARP协议获取B的MAC地址 。

 

五、以太网相关

 

1. 以太网帧格式:

以太网数据传输使用帧格式,包含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CRC(校验和 )等字段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是MAC地址,类型字段标识载荷数据交给哪个协议处理 ,数据字段长度46 - 1500字节 ,CRC用于校验数据完整性 。

2. ARP与RARP:

ARP请求/应答帧(类型值0806 )用于获取MAC地址 ;RARP请求/应答帧(类型值8035 )作用相反,用于根据MAC地址获取IP地址 。

java网络原理6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开发语言,网络,学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