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System Composer学习(一):架构模型编辑

1  可视化组件架构

系统组件架构代表一个组件系统,并反映组件间在结构、行为上的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类型的架构描述系统不同的性能。可以通过视图可视化查看架构中的组件。也可以使用参数编辑工具定义架构级的参数。系统架构模型是包含架构信息的文件,包括:组件、端口、连接、接口及行为。

        架构模型包含一个顶层架构,用于定义系统的整体构成。该顶层架构还可定义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1.1  创建架构模型

构建一个物理和逻辑关系的空白系统架构,有三种方式:

(一)、在命令窗口输入“systemcomposer”,选取“Architecture Model

(二)、在Simulink或System Composer模型中,“Simulink”-->“New”-->“Architecture”

(三)、使用MATLAB命令,即

archModel = systemcomposer.createModel("modelName");
systemcomposer.openModel("modelName");

以上三种方式最后保存为.slx文件。

注意:区分“Architecture Model”和“Software Architecture Model”:

Architecture Model:描述系统级结构元素组合与底层行为间的关系;

Software Architecture Model:描述组件间函数执行顺序等;可进行架构层面进行设计仿真;

1.2  组件

架构中非常重要、独立的部分,拥有清晰的功能。它可以被看作架构元素,如:函数、系统、硬件、软件、子系统或子函数,甚至是一个概念体。

系统架构中的组件元素可用于系统的任何层级。即可用于主系统(包含主子系统,如硬件、软件控制器)或底层软件通信模块。架构模型中的组件可拆分成可再利用的模块。组件间传递信息如下:

  • 端口、接口信息(Interface Editor 工具编辑);
  • 参数信息(Parameter Editor工具编辑);

组件常用操作:

  • 添加组件
  1. 画一个组件
  2. 从画板上创建单个组件
  3. 从画板上创建多个组件
  • 命名组件
  • 移动组件
  • 调整组件大小
  • 删除组件
  • 组件上增加图标(可以使用已有图片)

1.3  端口

组件或架构的节点,用于与其他组件或系统交互信息。端口类型:

  • 组件端口:用于组件与组件之间
  • 架构端口:用于系统的边界(组件边界、架构模型边界)

常用操作:

  • 添加组件端口
  • 添加架构端口
  • 命名端口
  • 移动端口
  • 删除端口
  • 改变端口类型

1.4  连接

连接两个端口,用于描述信息流转。

常用操作:

  • 连接已有端口
  • 连接无端口组件:快速自动创建端口
  • 连接岔开分支
  • 通过连接创建新的组件
  • 相同名字端口自动连接
  • 改变重叠连接的交叉线格式

2  拆分和重用组件

架构模型中组件有它自己的设计或设计替代品,这些设计包括系统组合中的架构模型或仿真中的行为模型。工程系统中多处使用同一个组件,如:电源开关,可用于许多电子组件;在系统组合中也可能重用一个组件。

  • 参考模型
  • 参考子系统

2.1  拆分组件

一个组件可以拥有自身的架构体系。双击组件即可查看或编辑其架构。当您在此层级查看组件时,其端口会显示为架构端口。通过模型浏览器(Model Browser)可查看组件层级结构。


2.2  创建架构引用

架构引用为创建层次化架构系统提供结构化框架,支持通过“组件-端口-连接器”模式定义子系统。

当项目需在多个位置复用相同详细设计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组件,使用架构引用实现。

2.2.1 创建架构模型参考

2.2.2 创建架构子系统参考

注意:区分二者

2.3  创建组件变体

组件变体支持在单一组件中集成多个结构或行为。根据变体控制完成不同架构设计的切换。

2.4  增加变体选择

2.5  转换变体装配组件

不支持软件架构和AUTOSAR架构。

2.6  从组件创建软件架构

架构模型中的组件关联Simulink 模型。

2.7  从组件创建AUTOSAR架构

3 编程方式构建架构模型

主要用System Composer相关命令实现架构元素的设计,包括添加组件、端口、连接和接口等。

4 构建小型无人机系统架构

本案例演示如何运用 System Composer™ 构建小型无人机(UAV)系统架构,其核心架构由六个顶层组件构成。通过此案例您将掌握以下系统工程关键技能:

  1. 接口定义:创建组件间的标准化数据接口

  2. 需求追溯:检查与架构元素关联的文本需求项

  3. 模型标准化

    • 定义领域专属的配置文件(Profiles)

    • 创建构造型(Stereotypes)扩展建模语义

  4. 质量验证:执行架构级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

每个顶层组件均可进一步分解为多个子组件。通过层级导航(Hierarchy Navigation)可查看各层组件的具体构成。scExampleSmallUAVModel 作为系统根组件(Root Component),配置有:

  • 输入端口:接收外部环境数据

  • 输出端口:向外部环境发送系统数据

4.1 定义接口

接口编译工具的使用。

4.2 需求追溯

打开需求管理工具。

4.3 定义配置和标准化

4.4 分析模型

根据分析计算结果(Mass属性)反映层次关系。

5 基于模型的航天系统工程应用示例

本项目展示了以下能力:
• 在Simulink中定义立方星任务的系统级需求
• 使用System Composer™构建任务系统架构
• 通过Requirements Toolbox™将系统级需求链接至架构组件
• 基于Aerospace Blockset™建模飞行器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系统
• 使用任务分析工具与Simulink Test™验证轨道需求

5.1 系统级需求

怎样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出层级关系?【关键】

5.2 构建系统架构

构造型:【重点关注】---Profile Editor的使用

接口:数据字典【重点关注】----Interface Editor的使用

架构view:可以查看架构的层级

架构组件与需求关联:

你可能感兴趣的:(composer,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