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打卡训练营day3

列表的基础操作

题目:

1.  创建一个包含三个字符串元素的列表 tech_list,元素分别为 “Python”, “Java”, “Go”。

2.  获取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并将其存储在变量 first_tech 中。

3.  向 tech_list 的末尾添加一个新的字符串元素 “JavaScript”。

4.  修改 tech_list 中的第二个元素(索引为 1),将其从 “Java” 更改为 “Ruby”。

5.  移除列表中的元素 “Go”。

6.  计算当前 tech_list 的长度,并将结果存储在变量 current_length 中。

7.  最后,使用 f-string 分三行打印出以下信息:

a.  获取到的第一个技术名称。

b.  列表当前的长度。

c.  经过所有操作后,列表最终的内容。

tech_list = [ "Python","Java","Go"]
first_test = test_list[0]
test_list.append("JavaScript")
test_list[1] = "Ruby"
test_list.remove("Go")
current_length = len(test_list)
print(f"第一个技术是: {first_tech}")
print(f"当前列表长度: {current_length}")
print(f"最终列表内容: {test_list}")

tech_list 本质上是 Python 里的列表( list ),在以下多种场景中都可以使用:

1. 存储相关数据集合
当你需要存储一组相关的数据时,列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在一个编程语言学习系统里,你可以用列表存储所有支持的编程语言名称,就像当前代码里用 tech_list 存储不同编程语言名一样。

2. 动态管理数据
列表支持动态添加、删除和修改元素,适合需要灵活管理数据的场景。

 3. 数据遍历和处理
你可以使用循环遍历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并对它们执行相同的操作。

4. 数据排序和查找
列表提供了排序和查找的方法。例如,对 tech_list 按字母顺序排序.

5. 作为函数参数
列表可以作为函数的参数传递,方便在函数中对一组数据进行处理。

          
下面是使用 `for` 循环计算 1 到 100 的和,以及实现温度预警系统的代码:

计算 1 到 100 的和

total = 0
for i in range(1, 101):
    total += i
print(total)

温度预警系统


temperature = 38
if temperature > 35:
    print("红色预警:高温天气!")
elif 28 <= temperature <= 35:
    print("黄色预警:天气炎热")
elif 20 <= temperature <= 27:
    print("绿色提示:适宜温度")
else:
    print("蓝色预警:注意保暖")

1.  定义一个包含整数的列表 scores,赋值为 [85, 92, 78, 65, 95, 88]。

2.  初始化两个变量:excellent_count 用于记录分数大于等于 90 的个数,初始值为 0;total_score 用于累加所有分数,初始值为 0。

3.  使用 for 循环遍历 scores 列表中的每一个分数。

4.  在循环内部:

a.  将当前分数累加到 total_score 变量上。

b.  使用 if 语句判断当前分数是否大于等于 90。如果是,则将 excellent_count 变量加 1。

5.  循环结束后,计算平均分 average_score(总分除以分数的个数)。

6.  使用 f-string 分三行打印出以下信息:

7.  优秀分数(>=90)的个数。

8.  所有分数的总和。

9.  所有分数的平均分(结果包含3位小数)。


scores = [85, 92, 78, 65, 95, 88]

excellent_count = 0
total_score = 0

for score in scores:
    total_score += score
    
    if score >= 90:
        excellent_count += 1

average_score = total_score / len(scores)

print(f"优秀分数个数: {excellent_count}")
print(f"分数总和: {total_score}")
print(f"平均分数: {average_score:.3f}")

excellent_count += 1 是一种复合赋值运算符的使用方式,它等价于 excellent_count = excellent_count + 1 。下面详细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1. 代码简洁性
excellent_count += 1 比 excellent_count = excellent_count + 1 更简洁,代码量更少。在处理计数逻辑时,使用复合赋值运算符可以让代码看起来更加清晰和紧凑。

2. 可读性
对于熟悉 Python 的开发者来说, excellent_count += 1 这种写法一眼就能看出是在对 excellent_count 变量进行加 1 操作,符合常见的编程习惯。当你在循环中需要对某个变量进行累加操作时,使用复合赋值运算符可以让代码的意图更加明显。

@浙大疏锦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打卡训练营,python,windows,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