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学习笔记--011 继电器基础知识介绍

1.继电器的定义及分类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对于电磁继电器、固体继电器和组合式继电器,可简单的理解为: 在输入端施加规定的电信号,其输出端接通和断开被控制电路的一种开关。继电器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不同厂家分类不同,一般如下:

硬件学习笔记--011 继电器基础知识介绍_第1张图片

2.继电器的性能参数

2.1绝缘电阻:,指在互不相连的导电部分之间施加规定电压时,所呈现的阻抗,一般以"MO"表示。上述规定电压一般是500Vd.c.(或250 Vd.c.)。

2.2 介质耐压: 指在规定时间内,在互不相连的导电部分之间施加一定电压时,漏电流小于规定值时的电压值。上述一定电压一般是交流电压有效值,除非另有说明,漏电流一般规定为小于1mA。

2.3 动作时间:指处于释放状态的继电器,从给线圈施加阶跃额定电压的瞬间起,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