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 核心定义 | 核心功能 | 数据特征 | 典型技术/工具 | 核心应用场景 |
---|---|---|---|---|---|
数据库 | 结构化数据的「电子档案柜」,按固定 schema 存储和管理数据,支持高效读写和事务处理。 | 实时事务处理(增删改查),确保数据一致性(ACID 特性),支持单表/关联查询。 | 结构化数据(表格式),Schema 固定,数据高度清洗。 | 关系型:Oracle、MySQL、PostgreSQL、TiDB 非关系型:MongoDB、Redis 向量型:Milvus、Pinecone |
核心业务系统(订单管理、用户登录)、实时交易(如支付、库存扣减)。 |
数据仓库 | 面向分析的「数据实验室」,存储历史结构化数据,按主题组织,支持复杂查询和指标计算。 | 离线/准实时分析(OLAP),通过 ETL 清洗整合多源数据,构建分析模型并输出报表/指标。 | 结构化数据(表格式),Schema 稳定,数据经清洗、整合、维度建模。 | 云原生:Snowflake、BigQuery、StarRocks 传统:Hive、Teradata 湖仓一体:Delta Lake、Iceberg |
企业级报表(如销售日报)、历史趋势分析(用户留存率)、KPI 计算(ROI 分析)。 |
数据湖 | 原始数据的「大熔炉」,存储多格式(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原始数据,保留数据原始形态。 | 存储海量多模数据,支持数据探索、大数据分析和 AI 训练,按需处理(ELT)。 | 多格式数据(表/JSON/日志/图片),Schema 灵活(读时定义),数据原始未清洗。 | 存储:S3、ADLS、OSS 管理:Delta Lake、Hudi 分析:Presto、Spark SQL |
机器学习训练(用户行为建模)、日志挖掘、非结构化数据归档(图片/视频存储)。 |
数据运河 | 数据流动的「管道系统」,负责在不同数据系统间实时/批量传输数据,实现数据集成与同步。 | 数据抽取(CDC)、转换(ETL/ELT)、加载,保障跨系统数据流动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 不存储数据,仅传输,支持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流式或批量迁移。 | 实时:Kafka、Debezium、Flink 批量:Sqoop、Flume 可视化:NiFi、Fivetran |
数据同步(跨机房备份)、实时流处理(金融风控)、多系统集成(电商订单同步至分析平台)。 |
穿定制西装的档案管理员,手持索引卡精准定位每一份数据,遵循「借阅必登记,修改必留痕」的铁律,确保数据操作的绝对可靠。
技术流派 | 代表工具 | 数据管理模式 | 典型场景 | 技术亮点 |
---|---|---|---|---|
关系型 | Oracle/MySQL | 二维表格(SQL语言) | 银行转账、订单交易 | B+树索引秒级检索,ACID事务保障数据强一致性 |
文档型 | MongoDB | JSON文档(BSON格式) | 电商商品详情、日志存储 | 灵活嵌套数据结构,支持动态schema演进 |
向量型 | Cloudera Vector(技术展望) | 高维向量空间 | 推荐系统、图像识别 | GPU加速十亿级向量检索,余弦相似度计算延迟<1ms |
戴圆框眼镜的逻辑大师,擅长用星型/雪花模型构建数据立方体,口头禅是「让数据在SQL中跳舞」,专注从历史数据中提炼业务洞察。
云原生架构
数据版本控制
穿登山靴的自然主义者,主张「数据先存储后定义」,将原始数据(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像保护湿地一样统一收纳,支持无限可能的数据分析。
低成本存储
数据治理升级
特性 | 数据湖 | 数据仓库 |
---|---|---|
数据格式 | 支持全类型(CSV/JSON/图片) | 严格结构化(SQL表) |
Schema定义 | 读取时定义(Schema-on-Read) | 写入时定义(Schema-on-Write) |
核心场景 | AI训练数据准备、多源数据整合 | 历史指标分析、固定报表生成 |
穿工装的管道工程师,专注构建数据流通的「高速公路」,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间实时、可靠流转,口头禅是「数据不落地,流动即价值」。
实时数据采集
流处理引擎
graph LR
A[业务数据库] -->|Debezium捕获增量| B(Kafka消息队列)
B -->|Flink实时计算| C(Iceberg数据仓库)
C -->|Presto联邦查询| D[BI可视化大屏]
说明:从数据变更到可视化呈现全链路延迟<3秒,某快消品企业用此架构实现用户画像实时更新
def 数据平台选型(业务场景):
if 场景 == "实时交易":
return "数据库(Oracle/MySQL)+ 数据运河(Kafka+Flink)"
elif 场景 == "历史分析":
return "数据仓库(Snowflake)+ 湖仓一体(Iceberg)"
elif 场景 == "AI训练":
return "数据湖(S3)+ 向量数据库(Cloudera Vector)"
else:
return "企业级数据平台(Cloudera CDP/华为云DWS)"
关键原则:根据数据处理时效(实时vs离线)、数据格式(结构化vs非结构化)、分析目标(报表vsAI)选择合适工具组合
从严谨的数据库到开放的数据湖,从静态的报表分析到实时的数据流转,四大技术体系共同构建了数据世界的基础设施。企业无需纠结「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应像搭建城市交通网一样,让数据在合适的「管道」中高效流动——让交易数据走「高速公路」(实时数据库+运河),让历史数据进「图书馆」(数仓),让原始数据住「生态湿地」(数据湖)。
当技术回归本质,我们最终追求的,是让数据像自来水一样,随时可用、安全可靠、按需流转。这,就是数据技术的终极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