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M-Tree + B+Tree 双引擎融合
写入优化: LSM-Tree(Log-Structured Merge Tree)处理高吞吐写入场景,通过内存MemTable预写与磁盘SSTable分层合并,实现每秒百万级写入性能。
读取优化: B+Tree 索引支持低延迟点查与范围查询,结合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减少无效磁盘扫描。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通过事务时间戳(TSO)管理数据版本,支持读写无锁并发,规避传统锁机制的性能瓶颈。
列式压缩: 针对分析型负载,采用Delta Encoding + ZSTD压缩算法,压缩率提升40%以上。
自适应编码: 根据数据类型动态选择字典编码(Dictionary Encoding)或位图编码(Bitmap),降低存储冗余。
WAL(Write-Ahead Logging): 确保事务原子性与持久性,支持同步/异步刷盘模式切换。
冷热分层: 基于访问频率自动迁移数据至HDD/SSD/PMem,存储成本降低60%。
├── Query Layer # 查询解析与优化器
├── Transaction Layer # 事务管理与并发控制
├── Storage Engine # 存储引擎实现(LSM/B+Tree)
├── Distributed Layer # 分布式一致性(Raft/Paxos)
└── Compute Engine # 向量化执行引擎
查询优化器(Query Optimizer)
代价模型: 基于统计信息(Histogram/CMSketch)估算IO/CPU成本,源码见 src/optimizer/cost_model.cpp。
规则优化: 实现谓词下推、投影消除等30+优化规则(src/optimizer/rules/)。
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 Manager)
2PC协议: 协调者(Coordinator)与参与者(Participant)状态机实现(src/transaction/2pc/)。
快照隔离: 全局时钟(Global TSO)分配与可见性判断逻辑(src/transaction/snapshot.cpp)。
分布式协调模块(Raft Consensus)
Leader选举: Term任期管理与心跳机制(src/raft/leader_election.cpp)。
日志复制: 批量AppendEntries RPC优化,降低网络开销(src/raft/log_replication.cpp)。
向量化执行引擎
// 列式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
void VectorizedExecutor::Execute(QueryPlan& plan) {
while (auto batch = plan.NextBatch()) { // 每次处理1024行
for (auto& op : pipeline_ops) { // 操作符流水线
op->Process(batch);
}
}
}
利用SIMD指令(AVX-512)加速聚合计算,TPC-H Q1性能提升8倍。
资源组(Resource Group)
OLTP与OLAP查询分配独立内存池与CPU配额,避免资源争抢(src/resource/resource_group.cpp)。
异步物化视图
增量更新(Delta Merge)保障分析查询一致性(src/storage/materialized_view.cpp)。
Workload分析: 通过查询日志训练LSTM模型,预测高频过滤条件(src/ai/index_advisor.py)。
自动索引创建: 动态生成组合索引(Composite Index),减少全表扫描。
关系型: 标准SQL接口,兼容PostgreSQL协议。
文档型: 支持JSONB字段嵌套查询与GIN索引。
图数据: 内置属性图模型,提供Cypher-like语法(MATCH (a)-[e]->(b))。
– 关系表与图数据关联查询
SELECT u.name, COUNT(friend)
FROM users u
GRAPH MATCH (u)-[:FRIEND]->(friend)
WHERE u.age > 20
GROUP BY u.id;
查询计划融合: 将图遍历操作转换为关系型Join+Aggregation(src/query/graph_planner.cpp)。
中间表示(IR): 所有查询均转换为DAG-IR,优化器基于IR统一改写(src/ir/dag_ir.cpp)。
存储引擎插件: 通过StorageEngine接口实现多引擎热插拔(如RocksDB/InnoDB适配)。
UDF扩展: 支持C++/Python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src/udf/)。
工厂模式(Factory): 查询计划节点生成(QueryNodeFactory::Create())。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监控模块实现(MetricsCollector::Attach())。
内存池(Memory Pool): 避免频繁malloc/free,源码见src/util/memory_pool.cpp。
无锁数据结构: CAS实现高并发队列(src/concurrent/lock_free_queue.cpp)。
存储引擎: LSM+B+Tree混合架构兼顾高吞吐与低延迟。
计算引擎: 向量化+SIMD实现分析型负载极致性能。
跨模型: 统一IR与执行引擎打破数据孤岛。
可扩展性: 插件化设计支持快速定制化开发。
未来规划:
集成FPGA加速复杂查询。
支持Kubernetes原生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