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算法是一种既可以用于分类,也可以用于回归的算法。
决策树回归是通过对输入特征的不断划分来建立一棵决策树,每一步划分都基于当前数据集的最优划分特征。
它的目标是最小化总体误差或最大化预测精度,其构建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贪心搜索方式,通过比较不同划分标准来选择最优划分。
决策树回归广泛应用于各种回归问题,如预测房价、股票价格、客户流失等。
决策树相关的诸多算法之中,有一种CART算法,全称是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分类与回归树)。
顾名思义,这个算法既可以用来分类,也可以用来回归,本篇主要介绍其在回归问题上的应用。
决策树算法的核心在于生成一棵决策树过程中,如何划分各个特征到树的不同分支上去。
CART算法是根据基尼系数(Gini)来划分特征的,每次选择基尼系数最小的特征作为最优切分点。
其中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gini(p)=∑ni=1pi(1−pi)=1−∑ni=1p2igini(p)=∑i=1npi(1−pi)=1−∑i=1npi2
这次的回归样本数据,我们用 scikit-learn
自带的玩具数据集中的糖尿病数据集。
关于玩具数据集的内容,可以参考:TODO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diabetes
# 糖尿病数据集
diabetes = load_diabetes()
X = diabetes.data
y = diabetes.target
这个数据集中大约有400多条数据。
训练之前,为了减少算法误差,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from sklearn import preprocessing as pp
# 数据标准化
X = pp.scale(X)
y = pp.scale(y)
接下来分割训练集和测试集。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分割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1)
然后用scikit-learn
中的DecisionTreeRegressor
模型来训练: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Regressor
# 定义决策树回归模型
reg = DecisionTreeRegressor(max_depth=2)
# 训练模型
reg.fit(X_train, y_train)
# 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
y_pred = reg.predict(X_test)
DecisionTreeRegressor
的主要参数包括:
最后验证模型的训练效果:
from sklearn import metrics
# 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
y_pred = reg.predict(X_test)
mse, r2, m_error = 0.0, 0.0, 0.0
y_pred = reg.predict(X_test)
mse = metrics.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r2 = metrics.r2_score(y_test, y_pred)
m_error = metrics.median_absolute_error(y_test, y_pred)
print("均方误差:{}".format(mse))
print("复相关系数:{}".format(r2))
print("中位数绝对误差:{}".format(m_error))
# 运行结果
均方误差:0.5973573097746598
复相关系数:0.5153160857515913
中位数绝对误差:0.5496418600646286
从预测的误差来看,训练的效果还不错。
这里用DecisionTreeRegressor
训练模型时使用了参数max_depth=2
,
我从max_depth=1
逐个尝试到了max_depth=10
,发现max_depth=2
时误差最小。
决策树回归具有直观、易于理解、易于实现等优点。
生成的决策树可以直观地展示出输入特征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易于理解。
此外,决策树回归算法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且对数据的预处理要求较低。
然而,决策树回归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容易过拟合训练数据,特别是当训练数据量较小时;
其次,决策树的性能受划分标准选择的影响较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能会导致生成的决策树性能差异较大;
此外,决策树回归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可能会比较耗时,因为需要遍历整个数据集进行训练和预测。
关注灵活就业新业态,了解更多程序员兼职项目,关注公账号:贤才宝(贤才宝https://www.51xc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