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 AI 大模型应用架构师:极简入门与实战开发

成为 AI 大模型应用架构师:极简入门与实战开发

文章目录

  • 成为 AI 大模型应用架构师:极简入门与实战开发
  • 1 AI 大模型应用架构师角色概述
    • 1.1 AI 大模型应用架构师的职责
      • 1.1.1 角色定义和核心职能
      • 1.1.2 与传统软件架构师的异同
      • 1.1.3 在 AI 项目中的关键作用
    • 1.2 必备技能和知识体系
      • 1.2.1 软件工程基础
      • 1.2.2 AI 和机器学习概念
      • 1.2.3 大模型原理和应用
    • 1.3 转型路径和职业发展
      • 1.3.1 技能评估和差距分析
      • 1.3.2 学习计划制定
      • 1.3.3 实践项目规划
  • 2 AI 大模型技术基础
    • 2.1 深度学习基础
      • 2.1.1 神经网络原理
      • 2.1.2 常见深度学习架构
      • 2.1.3 训练和优化方法
    • 2.2 自然语言处理核心技术
      • 2.2.1 文本表示和词嵌入
      • 2.2.2 序列模型和注意力机制
      • 2.2.3 Transformer 架构详解
    • 2.3 大模型原理与特点
      • 2.3.1 预训练语言模型概述
      • 2.3.2 微调和少样本学习
      • 2.3.3 大模型能力边界和局限性
  • 3 AI 大模型应用架构设计原则
    • 3.1 可扩展性设计
      • 3.1.1 横向扩展 vs 纵向扩展
      • 3.1.2 分布式系统设计模式
      • 3.1.3 负载均衡和自动伸缩
    • 3.2 高可用性架构
      • 3.2.1 故障检测和恢复机制
      • 3.2.2 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
      • 3.2.3 多区域部署策略
    • 3.3 性能优化
      • 3.3.1 计算资源优化
      • 3.3.2 内存管理和缓存策略
      • 3.3.3 网络传输优化
  • 4 大模型应用系统架构模式
    • 4.1 微服务架构
      • 4.1.1 服务拆分和边界定义
      • 4.1.2 服务间通信 (同步 vs 异步)
      • 4.1.3 服务治理和监控
    • 4.2 事件驱动架构
      • 4.2.1 消息队列和流处理
      • 4.2.2 事件溯源和 CQRS 模式
      • 4.2.3 实时数据处理管道
    • 4.3 Serverless 架构
      • 4.3.1 FaaS 和 BaaS 服务
      • 4.3.2 无服务器计算在 AI 中的应用
      • 4.3.3 冷启动问题和优化策略
  • 5 大模型应用数据架构
    • 5.1 数据存储选型
      • 5.1.1 关系型 vs 非关系型数据库
      • 5.1.2 分布式文件系统
      • 5.1.3 时序数据库和图数据库
    • 5.2 数据处理架构
      • 5.2.1 批处理系统 (Hadoop, Spark)
      • 5.2.2 流处理系统 (Kafka Streams, Flink)
      • 5.2.3 Lambda架构和Kappa架构
    • 5.3 特征工程和存储
      • 5.3.1 特征抽取和转换
      • 5.3.2 特征存储系统设计
      • 5.3.3 在线特征服务
  • 6 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架构
    • 6.1 分布式训练架构
      • 6.1.1 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
      • 6.1.2 参数服务器架构
      • 6.1.3 Ring All-Reduce 架构
    • 6.2 模型服务部署架构
      • 6.2.1 模型服务化框架 (TensorFlow Serving, Triton)
      • 6.2.2 模型版本控制和 A/B 测试
      • 6.2.3 推理加速和优化技术
    • 6.3 在线学习和模型更新
      • 6.3.1 增量学习架构
      • 6.3.2 模型热更新机制
      • 6.3.3 模型性能监控和回滚
  • 7 AI 应用安全架构
    • 7.1 数据安全
      • 7.1.1 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
      • 7.1.2 隐私计算技术 (联邦学习、同态加密)
      • 7.1.3 数据脱敏和匿名化
    • 7.2 模型安全
      • 7.2.1 对抗性攻击防御
      • 7.2.2 模型加密和知识产权保护
      • 7.2.3 模型审计和可解释性
    • 7.3 系统安全
      • 7.3.1 身份认证和授权
      • 7.3.2 网络隔离和安全组
      • 7.3.3 安全监控和入侵检测
  • 8 大模型应用 DevOps 实践
    • 8.1 CI/CD 流程设计
      • 8.1.1 代码集成和自动化测试
      • 8.1.2 模型训练流水线
      • 8.1.3 部署自动化和回滚机制
    • 8.2 监控和日志管理
      • 8.2.1 分布式追踪系统
      • 8.2.2 日志聚合和分析
      • 8.2.3 告警和异常检测
    • 8.3 容器化和编排
      • 8.3.1 Docker 容器化最佳实践
      • 8.3.2 Kubernetes 集群管理
      • 8.3.3 服务网格 (Service Mesh) 应用
  • 9 大模型应用性能优化
    • 9.1 计算优化
      • 9.1.1 GPU 加速和多 GPU 协同
      • 9.1.2 量化和模型压缩
      • 9.1.3 算子融合和计算图优化
    • 9.2 存储优化
      • 9.2.1 分布式缓存系统
      • 9.2.2 SSD 和 NVMe 存储优化
      • 9.2.3 数据索引和查询优化
    • 9.3 网络优化
      • 9.3.1 RDMA 网络技术应用
      • 9.3.2 网络拓扑优化
      • 9.3.3 数据传输压缩和加速
  • 10 大模型应用架构案例分析
    • 10.1 智能客服系统
      • 10.1.1 系统需求和架构设计
      • 10.1.2 对话管理和意图识别
      • 10.1.3 知识库集成和实时更新
    • 10.2 智能推荐系统
      • 10.2.1 实时特征工程
      • 10.2.2 个性化模型服务
      • 10.2.3 A/B 测试框架设计
    • 10.3 智能内容生成平台
      • 10.3.1 多模态数据处理管道
      • 10.3.2 大规模生成任务调度

1 AI 大模型应用架构师角色概述

1.1 AI 大模型应用架构师的职责

1.1.1 角色定义和核心职能

AI 大模型应用架构师是一个融合了传统软件架构、机器学习工程和系统设计的高级技术角色。这个角色负责设计、实现和优化能够支持大规模 AI 模型运行的系统架构。

核心职能包括:

  1.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能够支持大模型训练、推理和部署的分布式系统架构。

  2. 性能优化:优化计算、存储和网络性能,以满足大模型的资源需求。

  3. 可扩展性规划:设计可以随着数据量和用户需求增长而扩展的系统。

  4. 技术选型:评估和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技术栈和工具。

  5. 跨团队协作:与数据科学家、软件工程师和运维团队密切合作,确保系统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6. 技术趋势分析:持续关注 AI 技术的最新发展,并将其应用到系统设计中。

1.1.2 与传统软件架构师的异同

相同点:

  1. 系统思维:bot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DeepSeek,R1,&,大数据AI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GPT,人工智能)